新论
打印

陈 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确立了“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的管党治党指导思想,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必须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干部优秀、班子过硬是重要基础。有了好的干部队伍、好的领导班子,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就能得到严格执行;反之,党内政治生活就失去了基础条件,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滋长蔓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严格执行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和好干部标准。二是坚持事业为上。三是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四是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据《人民日报》

赵长茂: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

首先,抓紧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造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政治生态作为政治生活状况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无疑是影响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行为,从而影响党风政风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加大管党治党力度,正风肃纪、标本兼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机制,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内政治生态日渐清朗。同时,也要看到,虽然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很多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得还不彻底,一些问题还可能再冒出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谋划,多方面着力,但根本途径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建党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具有基础性的潜移默化作用。制度治党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党的建设领域的体现和运用。其次,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作为重要目的,重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还必须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第三,抓实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制度。另一方面,制度必须落实到位。抓实党内监督,还必须重点发力。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第四,抓住“关键少数”。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抓“关键少数”,突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重点。全会强调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强调领导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从严管理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无疑是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 据《光明日报 》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我们强调,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判断、基本结论。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坚持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贯坚持的基本观点。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等基本方法。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当然包括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而且是离我们最近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讲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包括坚持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问题。第三,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塑造中国精神。第四,如何处理好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关系。第五,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据《学习与研究》

王保彦:以健康心态净化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以健康的心态自觉主动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至关重要。党员干部培育健康心态,破什么、立什么是首要问题。破灰暗心态,立阳光心态。党员干部心中的阳光就是理想信念,就是人民利益,就是党纪国法,就是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内心有了阳光的照耀滋养,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自然就会光明磊落,大家在一起共事就会心无芥蒂、坦诚相见。破不知足心态,立淡泊心态。党员干部应感到知足的,是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一切,因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应感到不知足的,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提高工作本领永无止境,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永无止境。保持淡泊心态,绝非意味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淡漠,而是在金钱、名利、美色等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破急躁心态,立平和心态。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对待同事同志要平和,要让人家把话说完,既从谏如流、又有主心骨,关键时刻既要敢拍板、又要戒急躁。对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而言,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也是心态平和的表现。破畏缩心态,立担当心态。畏缩心态及其所支配的行为,往往导致该做的事没做、该得罪的人没得罪,以至于得罪了人民、辜负了党、贻误了事业。无私才敢担当,无私的担当才能无畏。破侥幸心态,立慎独心态。破除侥幸心态,保持慎独的心态至关重要。所谓慎独,就是要驱赶“心中贼”,净化内心,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据《人民日报》编辑:马海东


上一条:绷紧作风建设弦——汉中市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纪实
下一条:英国的反腐与监督机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