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久远的历史跨越时空
西安注重挖掘优秀历史资源中的廉政文化基因
打印

近年来,西安市纪委创新廉政文化教育形式,充分发挥西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历史资源中的廉政基因,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6个、试范点53个,让久远的历史跨越时空,走进当代,走进群众,有力助推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崇廉尚洁氛围。

让久违的“乡约”传承“廉脉”

北宋时期,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境内的“关学”代表人物“蓝田四吕”制定《吕氏乡约》,乡约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款总领全篇,按照礼义道德规范,对村民进行教育和约束,对于扬善抑恶,移风易俗是一种颇为有效的组织形式,曾作为国典颁行全国,对宋元明清及后世乡村治理模式和社风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吕氏乡约》发源地,蓝田县强力推动吕氏家族墓遗址的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举办了“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举行了“四吕”文化研讨会。把《吕氏乡约》精髓纳入乡村社会管理,引导广大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在全县各村成立乡规民约评议会,对农村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清廉的人和事进行评议,培育文明清正乡风。引导农村优秀“新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反哺桑梓,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蓝田法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司法运行环境,大力倡导乡土司法理念,利用传统文化、风俗良俗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让“湿润”的灞水滋养廉“花”

千年灞水源远流长,孕育见证两岸文明与历史变迁。位于灞河两岸的西安市灞桥区,以灞水、灞桥和灞陵而远近闻名,区内有西汉文帝、薄太后和窦皇后的三座陵冢。汉文帝一生省俭克奢,倡导孝廉,留传下了“顶妻背母”、“亲尝汤药”等众多历史典故,就连自己的陵墓也是“依山为陵,不另起坟”、“治霸陵皆为瓦器”,千百年来屡被后人称赞。

灞桥区纪委充分发挥辖区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基因,开展廉政教育。近年来,全区先后建成廉政文化基地4个,区、市两级廉政文化示范点30余个。灞陵旁边的白鹿原小学打造“感恩”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在校园内设置了理念墙、感恩苑、真情园等功能区域,用“孝爱文化”熏陶教育学生;灞陵所在的席王街道围绕汉文帝孝廉故事,建成机关廉政文化长廊,设置了人物故事、孝廉诗歌、廉政图片等多个板块,弘扬勤廉节俭和孝道思想;灞水之滨的新筑街道于家村在“传统二十四孝”的基础上,取精弃粗,在村内修建一条“新二十四孝”街景步道,把孝老爱幼、勤俭持家、公正廉洁等教育内容新颖生动展现在群众眼前,提升了教育效果。

让“冰冷”石刻“诉说”廉史

2015年11月12日,慕名前来西安碑林博物馆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的成都市委党校50多名学员,神情庄重饶有兴趣倾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无不为那久远而鲜活廉政碑文和背后故事而颔首折服。

碑林博物馆是陕西省和西安市授牌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享誉中外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浩瀚的碑珍藏刻中,有朱子家训碑和颜氏家庙碑等馆藏,在省市纪委的支持下,碑林区纪委经不懈努力,精心打造了以“修身”、“诚信”、“孝亲”、“勤俭”、“民本”、“公廉”等传统廉政文化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精心设计了一条由宣扬尽孝立德的石台孝经碑、宣扬诚信之道的开成石经碑、倡导廉洁之风的孔子庙堂碑、流传千古的36字官箴碑等蕴含传统廉政文化思想的若干方碑刻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学习参观线路。制作了《崇廉尚德耀千秋》廉政电视短片,设计制作了“廉政戒尺”并向参观者颁发,邀请著名学者举办“西安碑林廉政文化大讲堂”,开设“廉政书法体验室”,让参观者抄写临摹廉政碑文格言警句,增强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基地建成以来,影响辐射全国,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省内外单位310家(批次),举办“西安碑林廉政文化大讲堂”120余场次,参观学习党员干部达11200多人次。通过廉政文化教育,党员干部从传统历史文化中吸取了营养,心灵受到了熏陶和洗礼,娇艳的“廉花”正在古城内外绚丽绽放。

编辑:弓济元


上一条:安康:创新推行三项制度着力夯实监督责任
下一条:坚持遵纪与修德并重 深入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