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满怀 红旗高擎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打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学习,个人体会,可从把握四个关系入手,深刻理解四中全会《决定》精神:

一是历史和未来的关系。也就是正确理解本次全会的历史方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以奋斗不息精神,肩扛民族复兴重任,胸怀天下、规划世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决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一个70年目标已经明确,未来百年蓝图已经绘就。

二是破与立的关系。也就是总书记确定的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脉相承的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冲破了原有制度的束缚局限,可谓是破。破的目的不是破坏、砸烂,而是为了重构、凤凰涅槃,破的最终目的是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十八大后党内法规的立法进程大大加快,也是加强制度建设的明证。本次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可谓在前期改革开放四十年搭建“四梁八柱”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大厦“精装修”的设计图、施工图,必将引领国强民富道路更加辉煌,直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

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最集中体现。坚持党的领导,是全会《决定》的根本遵循。在全会《决定》系统描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各方面的制度。以人民为中心,是全会《决定》的价值源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全会《决定》中,“人民”一词高频出现。还有专门一章论述“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宏观目标之下,“优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质量”、“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等一批民生政策频出,充分彰显党不变的初心使命、如一的为民情怀。

四是目标与措施的关系。全会《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一宏伟目标,安排了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部署200多项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任务书。既有道路方向指引,又有具体措施路径明晰,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

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岗位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应当树立三方面认识态度:

一是廓清认识、坚守道路。《决定》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有机结合,走过了一条从学习、模仿、追赶到超越、引领的道路。我们必须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决不是别的什么旗帜、道路。

二是明确优势、增强信心。四中全会《决定》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集中阐述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共有13条。从以往经常使用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个提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理论构架到实践落实,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成功范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通过真学真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能因为在监督执纪工作中接触少数消极腐败现象,而产生对正面主流的模糊认识。

三是自觉定位、再添动力。《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作为纪检干部,既要模范遵守制度,更要切实做好监督执纪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监督审查,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安康市纪委监委)


上一条:督导“回头看”成效“最大化”
下一条:做实做细监督首责 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