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处事 但务着实
打印

为官从政,当“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以实干为基、拿实绩说话。只有从实处抓起,谋实策、出实招,务实事、求实效,履职尽责,实干担当,才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惟有“民”字大于天,最是“实”字值千金。宋朝理学家吕本中所著《舍人官箴》中讲“当官处事,但务着实”“百种奸伪,不如一实”。为官从政,就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干事创业,就必须有担当实干的真本领、真行动。

清人高廷瑶为官公正,政声颇著,所到之处,吏畏民怀,被誉为“嘉、道间循吏冠”。他在《宦游纪略》中记述了一则问答:有一次巡抚钱培山问他:“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瑶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又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无非沽名市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显然,在高廷瑶看来,一个官员真爱百姓,就必须有实心,行实政。当然,自身还要有真本领。

“以百姓之心为心”,以民为本、奉民为天,“问民所疾苦,抚摩而噢咻之”,急民所急、忧民所忧,为群众解疾苦、办实事。如果心里根本没有百姓,只求一己私利,必然会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对群众的需求久拖不决,其所作所为也一定是“沽名市惠”、捞取名利。“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中有民方可为官。古人讲:“富贵利达,眼不可热。民生休戚,肠不可不热。肠不热,则百姓之休戚,如秦越肥瘠,漠不相关矣。”为官从政,是热衷于富贵利达,还是热心于民生休戚,这是检验心中是否有民、为民的一道分水岭。

实心为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以实干创实绩。一个人若是高谈阔论有爱民之心,而不付诸于爱民之行,充其量也只是假爱、虚爱而已,其所行也必是敷衍应付的虚政、瞒天过海的假政。“虚与实之分,祸与福之纽也。”古往今来,凡事无不成于真、毁于假,兴于实、败于虚。盛唐时期的姚崇,有贤相之名,临终前有人问他有什么为政经验,他只讲了四个字“崇实充实”,意思是说,为政只有崇实,国库才能充实,同样,百姓的日子也才能殷实。为官从政,当“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以实干为基、拿实绩说话。只有从实处抓起,谋实策、出实招,务实事、求实效,履职尽责,实干担当,才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实心和实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实心是行实政的前提,对群众不能全心全意,而是半心半意,甚至假心假意,就枉谈实政;行实政是有实心的体现,若是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其所谓实心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当然,要把心系百姓的实心落实在造福百姓的实政上,还必须要有本领、有才能。这是履行职责的前提和基础。

实心是服务人民的原动力,实政是造福百姓的衡量器,本领是干事创业的金刚钻。党员干部必须正其心、诚其意,增其能、尽其责,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锤炼真本领,创造真业绩。

 


上一条:陕西六方面建议推动高校以案促改
下一条:金台深入开展扶贫领域“问题大排查、线索大起底、作风大整治”活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