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打印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感悟,读来既亲切感人,又发人深省。1969年1月,15岁的青年习近平来到梁家河,从此,这里成为他离开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和人民的第一站,也成为总书记读懂人生、读懂人民、读懂社会、读懂中国的重要起点,更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情感起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学习《梁家河》后,我的心得是,这个“大学问”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梁家河》蕴含着大情怀——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为民情怀。《梁家河》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村的生动场景,以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父老乡亲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从昔日的插队知青、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今天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一路走来,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插队的岁月,没有忘记梁家河人的期盼,没有忘记为民造福的初心,没有忘记为人民办实事的信仰;他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把群众视作自己的长辈、自己的亲眷,把老百姓搁在心里,打心底里热爱人民;他始终坚持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第二,《梁家河》蕴含着大精神——信念坚定、苦干实干的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梁家河》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讲述了青年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发展生产、打井抗旱、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吃苦实干的担当作风,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青年习近平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磨炼中脱胎换骨,在窑洞中读书求知,在人民中积聚力量,他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带头吃苦,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工作实绩;他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接地气”,扑下身子抓落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他始终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第三,《梁家河》蕴含着大谋略——治国理政、影响世界的新思想。《梁家河》第三部分“一声声喊我小名”,讲述了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伴们耳旁,依然萦绕着习近平总书记“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群众中”的实践感悟。“一碗水端平”、“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人类办好事”等一系列思想,不仅影响着随娃、铁锁等小伙伴的人生道路,也影响着梁家河式的中国农村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视,城市与乡村的对视,生存与毁灭的思考,培养出青年习近平为祖国、为人民布奉献自己的信念,逐步形成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思想方略。

第四,《梁家河》蕴含着大梦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梦想。《梁家河》第四部分“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描述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生动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梁家河,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曾经是筑梦的地方,如今是梦想成真的地方。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寄托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殷切期盼,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谋幸福,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这个曾经贫瘠如土的小村庄,在传承科学发展理念中,摆脱了贫困,走进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感悟梁家河的发展变化,深深饱含了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激励我们不断前行、进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战略选择,是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和灵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管党治党重要力量、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必须自觉维护核心,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两个维护”落实到监督和执纪审查、调查处置、问责追责等每一项具体工作中,以永远在路上的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栏目编辑:马海东


上一条:以案为鉴深自省 不忘初心葆本色
下一条:学习《梁家河》 坚定理想信念 强化政治担当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