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丝诊脉”真情显
打印

处理信访举报8万多件次,接待来访群众1.6万多人次,这是陕西省纪委监委信访室四级调研员王轶用10多年时间交出的“答卷”。

信访举报工作被称为监督执纪的“第一关”,海量信息千头万绪,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在王轶看来,如何把群众反映的“点”串连成值得关注问题的“线”,再织成整体政治生态的“面”,为实施精准监督当好参谋助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

这门技术活,需要庖丁解牛的智慧。不仅要善于从群众来信来访中发现问题线索,更要学会“望闻问切”,将“悬丝诊脉”的精湛技艺运用到工作中,达到“治未病”的至高境界。

2018年6月,王轶在一次接访中了解到,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三坪村五组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遇到下雨天,群众出行都成问题。王轶急群众之所急,带件下访,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此事。很快,泥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条硬化路,修在了田坎上,也把好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王轶务实的作风和敬业的精神,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1年8月,在开展重复举报和业务范围外问题专项治理中,王轶发现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辖区的一位群众,曾多次反映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过程中房屋墙体受损问题。他迅速带案下访,督促莲湖区纪委监委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了该问题。

“你是恪尽职守的放心人、为民服务的知心人、清正廉洁的纪检人。”2021年12月7日,陕西省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发布仪式举行,当王轶走上领奖台时,大屏幕上打出这样的颁奖词。聚光灯下,一向不苟言笑的王轶,动情地说了一句话:“信访工作就是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一些人将信访视为“洪水猛兽”,王轶却对此投入真心、融入真情。在他看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当好一名纪检监察信访干部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接访时遇到涉及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下岗职工安置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时,王轶总是耐心向群众解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反映诉求。一些群众在听了他的解释说明后,主动息诉罢访。

这门技术活,同样发挥着政治生态“风向标”的作用。10多年来,王轶针对重要信访问题跟踪督办,对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及时预警提醒,先后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近万件信访举报进行调查处理,从“症状”里寻找“病因”,进而提出有效化解问题、防治问题的对策建议。

对于全省在村“两委”换届、违法用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领域存在的问题,王轶多渠道收集情况、深层次剖析成因,形成多篇专题分析报告,为全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有力的线索支持。

10多年来,王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被记三等功1次。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轶用青春书写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而更大的舞台在“答卷”之外。当一个个问题线索得到处置、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时,推动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贯通衔接,就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上一条:“苦心经营”一场空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