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召公的清正廉洁
打印

内容提要】《诗经·召南·甘棠》记载,召公在甘棠树下食宿,断案,他一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免除暴政,轻徭薄赋,所辖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堪称清风之源,廉吏之祖。

腐败,是人类权力史上与生俱来的痼疾,也是国际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为官清廉、堪称“中华民族脊梁”的清官,至今为人传颂。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追寻清官的心路历程,在他们悲壮与悲怆兼有的经历中,或许能找到造就官吏清廉自守的若干历史规律,从而启发我们今天如何建设廉洁文化,减少贪腐现象的发生。

关于召公的记载,官方的典籍中很少见到,唯一可信的资料,便是《诗经》的记载。诗经是纯粹的民歌,是劳动人民口传口唱的歌,可见一个人真正地为人民做了好事,真正的为政清廉,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召公没有留下巨著鸿篇,没有留下警世名言,甚至没有能够留下只言片语。然而,他却把自己留给了煌煌三千年历史,留给了一代一代生息繁衍的中华民族的子孙。历史与道德的承传有时候是不需要文字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是依靠生息着的民众的拥戴,是依靠社会主流的支撑与包容而继往开来的。精神本来是无形的,而融汇与吸纳的形式和流程,却是可见的。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为辅佐周朝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一、诗经甘棠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亦称邵公。周召分陕后,据《史记》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诗经》里有《甘棠》诗一首,其诗为:

蔽芾甘棠,

勿剪勿伐,

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

勿剪勿败,

召公所憩。

蔽芾甘棠,

勿剪勿拜,

召伯所说。

翻译成现代话为:

郁郁葱葱棠梨树,

不剪不砍细养护,

曾是召伯居住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

不剪不毁细养护,

曾是召伯休息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

不剪不折细养护,

曾是召伯停歇处。

没有华丽的词语,只有朴素的情感,这是老百姓发自心声的歌谣,更是老百姓对召公深深的思念。正如一首诗中所吟的那样:小小甘棠,默不作声,因沐浴了召公清风,成了勤政爱民的象征;小小甘棠,何以倍受赞颂,不管天说地说,终归民心是秤;

小小甘棠,根深叶青,“遗爱”万代相传,得民心者永恒。

二、分陕石柱

公元前1100年,周武王在克商三年后去世,其子姬诵即位,年仅13岁,是西周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因年幼便由周公和召公两人辅政,周召两人以陕(今河南陕县张汴原)为界,分陕而治。《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载:“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召公主之。”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界石,又称“分陕石柱”(高3.5米的青色石柱)原立于三门峡古陕州老城的城墙上,现藏于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陈列馆院内,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界碑。召公主西以人为本,爱民如子,俭以奉身,正道直行,仁厚威重,政肃民清,从侯爵伯爵到老百姓,每一个人都有适应的职位,没有失业的,人人安居乐业。后人评价召公功绩所幸周之有召公,若汉之有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方有周公三年之征,久战克胜。不然,禄父之难,管、蔡之叛,鹿死谁手,将殊难逆睹也。盖周公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亦无三头六臂之雄,如之何即守西复征东?

三、甘棠遗爱

召公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以纣为戒,免除暴政,轻徭薄赋,所辖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召公还常常不辞辛苦,下乡巡视察看,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了解百姓疾苦,奖励农桑,山山岭岭留下了他的足迹,村村寨寨常现他的身影。凡遇民间诉讼,他都仔细察明,秉公决断。那时黄河经常泛滥,气候干旱成灾。召公就在甘棠树下和国人一起寻找救灾大计,共谋抗旱方略。召示青壮奋力自救,攀山越岭,寻找水源,与国人一起早出晚归,同甘共苦。一天来到崤山一带,太阳落山,为了不打扰百姓,他就在甘棠树下,搭一草棚住下。地方官吏要让百姓腾出房屋让他歇息,召公马上制止,曰:“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这样,召公就在山野的棠树下休息,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充饥,并告诫地方官吏,这甘棠树真好,浓荫郁郁葱葱,果实甜酸可口,百姓劳作累了,可以歇息解渴,要让百姓好好保护它,不要乱砍滥伐,把它作柴薪。百姓闻听,盛赞召公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民心,并编成歌谣,广为传诵。《召伯甘棠图》石碑现藏于岐山县博物馆。

成王将崩逝时,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就命召公率领诸侯辅佐,而后立钊为王。成王崩逝,召公率诸侯与太子见于先王庙中,告诫他先祖成就王业不易,一定要勤政为民,专志诚信,节俭廉洁,不可有过高的欲望。后太子钊继位即康王,继位后,向诸侯宣告先王之德,遵先辈所行,清正廉明,励精图治。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切刑罚放在一边,四十年派不上用场,这些与召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召公,姓姬,名奭(shì),西周名臣。在周王朝兴盛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尚书·召诰》以及司马迁《史记》的个别篇章我们可以知道:召公奭乃文王之庶子。在兴周灭商的斗争中,他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要人物。他循行南国,布文王之化;结交盟国,争取人心,为伐纣灭商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武王即位后,召公与姜尚、周公旦等一起帮助武王完成了讨伐殷纣的大业,建立起强大的周王朝。之后,他奉命释放了被囚禁的殷商逸民箕子,受封于燕。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代行政事,召公为太保,治理自陕(今河南陕县)以西的广大区域。周公归政后召公奉成王之命营建东都洛邑。洛邑建成,召公在洛河岸边作《召诰》昭示天下。适淮夷和奄国发动叛乱,周公、召公带兵讨伐,消灭了奄国,稳定了东方。成王临终前托付召公、毕公辅佐太子钊。成王死后,召公在先王庙中告诫太子钊要“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立钊为康王。

可见,召公是周朝初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股竑重臣,为建立、稳定、巩固西周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他的采邑在召(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部),位列三公,故称召公;又因他曾与周公旦辅佐成王,“作上公,为二伯”,故又称召伯。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又有人称之为燕召公。

召公以德治国,为完善和发展周礼做了大量工作,历史上有名的“甘棠遗爱”就是召公德治思想的最有力见证。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

“甘棠遗爱”这一千古佳话,在周王朝发祥地岐山境内得到许多实物的佐证。今岐山县城西南十里许的刘家塬村有召公祠,祠内有甘棠树及慈禧太后题、光绪皇帝御赐“甘棠遗爱”匾额一块。乡老皆言祠内之古甘棠乃《诗经·甘棠》一诗所咏之树。周公庙内尚存一高230厘米、宽74厘米、厚15厘米的石碑。该碑是清道光25年春岐山县令李文瀚在召公祠观赏甘棠开花绘成一幅图后经邑人武澄勒石而成,上刻有甘棠图案、“召伯甘棠图”五个篆字及《甘棠图记》草书。“甘棠远荫”为岐山八景之一。另外翻阅历史、地理典籍《括地志》、《水经注》、《史记索隐》、《诗集传》及《岐山县志》,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几千年来,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歌咏召公及“甘棠遗爱”的诗文,其中尤以薛成兑的七绝《召伯甘棠》流传甚广,诗云:“蔽芾诗章留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

召公勤政爱民的甘棠风范,为官清廉的美德被人们世代流传。

《召伯甘棠图》拓片

四、召公精神

老子著经函谷关,遥想召公盛德,慨然而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召公,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外尽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也。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岂非召公之烈邪!

相传唐玄宗率十三重臣朝拜甘棠苑,他不仅留下“树古棠荫在,耕余让畔空”的名句,更从中悟出“国之将兴,勤政爱民”的道理,躬请陕州人姚崇出任一国之相,辅佐三朝皇帝,立有盖世之功,却清廉得盖不起自己的府第,租居在长安城一座偏僻的寺院内。协助姚崇治国的宰相叫卢怀慎,职务相当于现今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他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朝中还属“一头沉”,老婆孩子尚在农村,他的工资除寄回老家养活老小外,自己回到单身宿舍只能吃清水煮萝卜。这话叫现代人听了决不相信,以为是在瞎编。然而史籍上却写得明明白白:“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卢怀慎逝世后百官前去凭吊,儿子倾尽“遗产”却管不起大家一顿饭,只能煮一锅粥支应来客。姚崇、卢怀慎以召公精神为伴,能如此清廉,当时朝中的廉政建设可想而知,由此带来的百业昌盛、文化繁荣,开元盛世的大唐成为鼎立于世界的中华强国也就不足为怪了。

古语云:政者,正也。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召公既正己身复能正人,问政阡陌,爱民如子,劳己不劳民,为公不为私之精神,堪称清风之源,廉吏之祖。


参考文献:

【1】程俊译注. 诗经[M]. 北京: 中华书局,2002.

【2】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2013.

(作者:姚让利,现供职于宝鸡中华石鼓园管理处,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现从事三国文化、周秦文化和青铜器研究。)


上一条:从《林则徐家书》看他以作风、家风、民风建设为核心的廉政观
下一条:略论诸葛亮的廉洁奉公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