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归故里 “不持一砚”留佳名
打印

张绮墓志铭拓片。(吴堡县纪委监委供图)

在灿如繁星的历代陕西清官廉吏中,张绮算不上有名。

但如果有幸前往他的家乡陕西省吴堡县,读一读写尽他一生经历的墓志铭,你会看到数百年前,明朝嘉靖年间有这样一位清正廉洁、亲民爱民的好官。

张绮曾被任命为大名府通判,专督粮饷。有一年张绮接到运送粮食的任务,上级给他拨来的经费有一万两白银。但张绮经过核算,只用了五百两白银便圆满完成了任务。此举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开支,更把企图虚报冒领、从中侵吞牟利之人的财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当时正值麦熟时节,张绮还特意给运送粮食的队伍定下规矩——决不允许踩踏待收割的庄稼。

为官以来,张绮始终把百姓的苦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嘉靖十八年的春天,嘉靖皇帝巡幸湖北承天,委任张绮协助处理一应事务。张绮在准备过程中有条不紊、能谋善断,将烦冗杂乱的事情处理得十分妥当。

当时,皇帝的龙舟准备渡过卫河,但因河道狭窄,船要通行就需要拆除上千户百姓的房屋以拓宽河道。张绮认为拆除民房会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使得民怨沸腾。思虑再三,他向嘉靖皇帝呈上了一封奏折,建议“銮驾可走陆路绕道三十里登船过河,那里两岸平坦可容纳千万军队”。这一提议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爱人者人恒爱之。两岸百姓听闻此事都感动不已,能与民共情、敢为民请命的张绮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官员如果私欲至上、只谋私利,就无法谋本职、谋大利,结果往往是肥了自己、苦了百姓。无论身处何职,张绮始终能做到事事以百姓利益为重。

仕途的最后一站,张绮来到了边陲之地,任云南昆阳州知州。此地的百姓大多是少数民族难以教化,而张绮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教会了他们知礼仪、讲礼数,并督劝他们耕织,还在当地建立起诉讼之法。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在张绮的治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任职期满,张绮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返回家乡。闻讯而来的百姓当街挽留,希望他能继续任职,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此时,张绮已年近七旬,跟随他一起返回家乡的,只有一担行囊。犀牛角、象牙等当地出产的珍宝,在他眼里,与砖头瓦片并无两样。

两袖清风归故里的张绮也赢得了同僚的高度赞赏。总督陕西的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张珩在为张绮撰写的墓志铭中盛赞他:“古人不持一砚者不多。”

这不禁令人想起中国历史上另一位有名的清官——“包青天”包拯。

端州出产的石砚细润如玉十分珍贵,也就成了历任端州地方官结交权贵、讨好上司的“敲门砖”。包拯任端州知府后,命令工匠和作坊每年只向州衙交纳进贡的端砚,端州各级地方政府只能如数收取,不许额外多加一砚。在他离任之时,竟做到了“岁满不持一砚归”,连一方端砚都不曾带走。

从包拯到张绮,清廉之德,历来如此。

从西南边陲回到陕北后,不喜市井繁华的张绮在老家吴堡县城西边的青峰之上修筑了茅草屋,每天耕作读书。当地官员曾多次设宴邀请,张绮也从未与他们结交应酬。张绮晚年寄情山水,也曾站在高山之上俯瞰黄河奔流,远眺名山观四时之变万物生长。嘉靖三十三年的冬天,77岁的张绮寿终正寝。

为官勿忘初心,方能善始善终。品读张绮,他亲民爱民的情怀、清廉高尚的品格和凛然风骨,依然值得当代党员干部借以自省。


上一条:一碑立百年 德政耀后世
下一条:重访乾陵——唐朝留给我们什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