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各级“一把手”位置上干了20年,处处留下好口碑,件件事办得群众叫好。
他当纪委书记,自身一尘不染,查案子“六亲不认”,抓教育“花样翻新”。一个个腐败分子受到惩处,群众纷纷跷起大拇指。
湖北黄冈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张润德用他的言行,树起了又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形象。
“查案子,就得六亲不认”
今年56岁的张润德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干了近20年,先后担任过厂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1993年调任黄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2001年任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至今。为官二十载,张润德没有“官架子”,没学会“官场”作派,他依然生活朴实、表情坚毅。
当纪委书记,经常会面对情与法的考验,张润德一身正气,每一回都向党和人民交了合格的答卷。近5年来,黄冈市纪检监察局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464件,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149人。去年,市纪委查处了几起大案要案,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尤其在查处河道堤防系列案件过程中,张润德带领办案人员顶住压力,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及县市区水利局长、堤防段长等27人,追缴违纪违法资金780余万元。
张润德有一句“名言”:“办案时,对亲戚朋友要闭着眼,这样才能‘六亲不认’。”2002年底,黄冈市反贪局在查处黄冈师范学校基建窝案时,查明张润德的妹夫收受贿赂。有人劝张润德出面“做做工作”,他一口回绝了。后来,张润德的妹夫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事后,有些亲戚责怪张润德太绝情,张润德耐心地说:“人民群众对腐败十分痛恨,我这个纪委书记都做不到公正,群众对党和政府会怎么看?”
“要经常问一问,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张润德认为,反腐倡廉工作要深入推进,就要经常问问老百姓现在最反对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才是真正的执政为民、求真务实。为此,他经常下基层调研,听取干部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黄冈市最偏远的乡镇他去过,分片的贫困村他住过。与农民交朋友、聊家常,张润德成为一位“来自农民的纪委书记”,而他的许多工作决策也吸纳了群众的智慧。
黄冈是个农业大市,前些年,黄冈农民上访告状的人数逐年上升,占到全市信访总量的70%,成为全省闻名的“信访大户”。经过深入调研,张润德在全市推广蕲春县向桥村村委会设立信访接待室的做法,他先后20多次深入30个乡镇50余村庄,现场指导,督办落实。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市共建立村信访室3650个,创建率达85%以上。全市村级信访接待室通过信访信息员获取党员干部违纪线索3449条,调解矛盾和纠纷4.8万多起。有了村信访室,群众反映的问题“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难事不过月”,农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事件大幅度减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稳定。
公路“三乱”,是近年来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不正之风。张润德亲自指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开展专项治理,并经常上路暗访。2002年初的一天,已是晚上11点多了,张润德在黄州附近的公路暗访时发现了问题,他当即找来交警、交通部门人员开现场会,会议结束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这一年,全市查处公路“三乱”案件38起,处分党员干部45人,追缴违规收费860万元,群众拍手称快。
“干不出样子,就不能撒手”
像对纪检监察工作一样,张润德对所有交给他的工作,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不做出成绩、不干出样子,他不会撒手。1998年防汛期间,他在大堤上作战108天;1999年防汛中,他在堤上一住90多天,由于体力透支,他昏倒在抗洪阵地上,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1998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张润德带头学习,体会记了厚厚两大本,及时向市委提出了抓认识、抓机制、抓载体、抓结合和促落实的“四抓一促”工作建议。市委根据他的建议,迅速做出决策,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他又提出紧贴中心抓服务、突出重点创特色、标本兼治促深入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思路,将责任主体从市级领导干部向县市区领导干部延伸,从党政机关向农村基层、厂矿企业、街道社区延伸,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的责任网络体系。
不仅如此,张润德还积极创新干部廉洁教育机制,力促市委把“勤政廉政”主题教育列入市委年度工作计划,2000年市委组织了6个“廉政报告团”巡回作报告,2001年组织了全市“卫士”杯演讲比赛。2003年在全市推广了“三考三评三挂钩”活动,即:“考绩、考勤、考廉”,“下评上、民评官、企业评机关”,“与评先挂钩、与一票否决挂钩、与干部作风挂钩”。
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可能会得罪人,张润德偏偏就爱较真,毫不马虎。只要发现市领导班子成员本人有廉政方面的问题,他都会及时“打招呼”;凡发现领导干部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他都会郑重地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2002年,在清理领导干部用公款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学费工作中,张润德亲自上阵,挨个找干部讲政策、做工作,结果仅市级领导就退款6.9万元,120多名副县级以上领导退款130余万元,在群众中引起很好反响。
“家风连着党风”
张润德为官多年,身上穿的一直是洗得发白甚至被磨损的衣服。他从浠水县县长位置上调到黄冈市工作,搬家时车上装的都是掉了漆的旧家具,围着看的群众说,“看家具就知道,张润德是个清官。”
2003年5月,张润德带队到深圳招商,一位客商准备了一桌1万多元的酒席。张润德婉言谢拒。当晚,客商又到他房间留下一个8000元“红包”,他推脱不掉,第二日,他把随行的同志叫到一起,说明了情况,回到黄冈后办理了上交手续。
张润德待人诚恳,与人为善,许多朋友给他钱物是出于内心的感激,但他依然“不领情”。妻子生病时别人送的礼品礼金,张润德交给纪委处理;母亲、岳母去世,张润德没有告诉同事、朋友,悄悄办理了老人的后事。亲友们不理解,张润德诚恳地说:“不搞大操大办是纪委的要求,我必须带好头,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会理解我的。”唯一的爱女结婚,张润德同样低调处理,没有发一张请柬,没有宴请一桌宾客。在他的要求下,女儿女婿外出旅行了一趟。
张润德说:“家风连着党风。简办这些事情,失去的只是小利,赢得的却是共产党干部的好形象,我觉得值!”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