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花出剑擒毒枭
打印

   一位作家曾把重庆的女人比作菠萝,外表多刺,内心甘甜,很有刚柔并济的风格。记者感觉这个比喻用在陈光明身上很贴切。她穿上警服,英姿飒爽;换上时装,温柔漂亮。同事们将这位爱“扮靓”的禁毒大队长称为“二姐”,而且,从云南到新疆,甚至到公安部,在全国几乎清一色的男性禁毒战线,许多人都这样称呼她!这不仅因为她在家排行“老二”,更多地表达着同志们对她的敬意与关爱。

  

  剑出鞘,乔装打扮

  智破第一个“万克”贩毒大案

  

   重庆,由于毗邻禁毒前沿阵地云南,199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这座山城已不是单纯的毒品消费区,也正成为重要的毒品运送通道,一些毒品正是从这里流入内地。截断这一通道,对全国缉毒禁毒工作都有重大意义。

   形势紧迫。1997年初,陈光明受命组建重庆禁毒总队。

   刚刚走马上任,陈光明就风风火火地冲在禁毒第一线。这天,禁毒总队在陈家坪车站抓获了几名毒贩。其中一名毒贩交待,在资中还有从云南运来的大批毒品。陈光明当机立断,带人直扑资中抓获了5名毒贩,查获海洛因3公斤。

   赶回重庆后,两天两夜没睡觉的禁毒警官们正准备打个盹,陈光明又接到“线人”的报告———有毒贩携带十几公斤海洛因到重庆寻找“下家”。陈光明意识到这是个重大线索,必须把握战机,不然,狡猾的毒贩第二天就会逃离重庆。陈光明带人立马出发。途中,他们研究部署了抓获方案。

   刚到宾馆大门,陈光明就看见毒贩和一个陌生男子正要走进宾馆电梯,如果此时抓捕,将无法获得毒贩贩毒的一手证据,但让他们进入电梯又恐逃脱。她向身边的一位民警使了个眼色,就跑向电梯:“等一下,等一下。”

   就在毒贩犹豫的瞬间,两人冲进了电梯。为了避免惊动毒贩,陈光明装出喝醉酒的样子,靠在搭档的肩头说:“哎呀,今天喝惨了。”搭档立刻会意地接口:“二姐,今后少喝点嘛。”他俩演着“双簧”, 见毒贩按的是6楼按钮,于是在7楼下了电梯。

   到7楼后,他们赶紧冲到6楼,部署其他民警到位守候。陈光明乔装成服务员,密切关注毒贩房间内的响动。当她听到房间内传来撕纸的声音,立即判断一定有大块毒品在房间内,一声令下,民警们破门而入,当场缴获海洛因17公斤,破获了禁毒大队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万克”大案。至今,禁毒总队的民警向记者说起破案经过,都赞叹陈光明的果断,说案子破得好“痛快”。

  

  动之情,以柔克刚

  钓出大毒枭勇破贩毒连环案

  

   一天,在侦查中发现,毒贩孙某从云南购买了1公斤海洛因,准备回渝贩卖。陈光明带领民警果断出击,将正在交易的毒贩抓获,现场缴获海洛因100克。民警随即对这名毒贩进行审讯,可毒贩对其余900克毒品的下落始终沉默不语,民警们两次搜查也无功而返。

   冒着如注的大雨,陈光明与侦察员们再次来到毒贩家里。陈光明静静地观察着四周,目光最后停在挂在墙上的一排旧鞋子上。她取下一双,发现鞋跟又高又粗。再一看,清一色的同类高跟鞋。她用力把鞋跟一掰,鞋跟里露出一坨塑料纸包着的白色粉沫。陈光明笑了,一同被押来的毒贩见状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2003年2月10日,缉毒民警抓获毒贩孙某,当场缴获海洛因700克。孙某在贩毒网络中是个“窜鼠”,陈光明决定迅速成立“2·10”贩毒案专案组,在最短时间内突破孙某。然而,审讯并不顺利,孙某咬紧牙关就是不开口,问急了就说:横竖我都是死罪!

   僵局如何打开?陈光明通过分析认为,孙某是个孤儿,13岁就浪迹江湖,这种人喜欢讲“义气”、充“好汉”,来硬的不行。她便与孙某聊起家常。她说:“我知道像你们这种贩毒的人都有一种赌博心理,你现在赌输了,而且输得很惨,我劝你不妨博一次,用自己坦白检举的立功表现,来争取政府对你的宽大处理。”

   陈光明的一番话使孙某有了求生的渴望,他说:“让我想一下!”

   “是该好好想一下了,不然,脑袋是怎么掉的都搞不清楚。”

   “我说!”孙某终于抬起头。当晚,民警们根据孙某的交待,在某宾馆抓获了从深圳、湖北前来买毒品的徐耀建、陈洪明等人。

   还有大毒贩孙某没有交待!陈光明判断。为了彻底打消孙某的顾虑,防止他思想出现反复和波动,陈光明给孙某讲法律,说政策,拉家常,并在人格上尊重他,在生活上照顾他,使孙某受到感动。几天后,孙某又交待出了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姚涛。

   陈光明立即部署抓捕方案。

   按照陈光明的设计,孙某拨通了姚涛的电话。

   2月28日下午两点,姚涛突然打电话给孙某:“你把钱带上,3点钟到解放碑某酒店茶楼见面。你知道怎么做,老规矩。”

   老规矩便是姚涛负责过目钱,他的马仔与孙某的马仔负责交接毒品。这涉及到将两名嫌疑人以及备用的73万元现金带出去,万一孙某“反水”,或是提着钱趁乱脱逃,可能导致抓捕计划失败,还可能使所带的73万元钱丢失。所以,不能有半点失误。

   经过冷静思考,陈光明周密部署了行动方案。

   3点钟,孙某按约定提着装有现金的包出现在这家酒店的门前,姚涛也神秘地出现在茶楼的窗口边。

   “狡猾的狐狸!”陈光明冷静地注视着姚涛的行动。当姚点完钱,刚刚打电话通知藏在附近的马仔“出货”时,陈光明果断下达了命令:“行动!”埋伏在四周的缉毒民警突然出现在姚涛面前,将其捉获。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在马路对面的一家酒店将姚涛的马仔擒获,当场缴获海洛因5000克和一辆本田汽车。

   一个线索、一个月时间,陈光明带领缉毒民警们捉获贩毒嫌疑人29名,破获特大贩毒案件15起,缴获海洛因30521克、摇头丸5014粒、冰毒26489片,成为重庆禁毒史上侦破系列连环案件最成功、效果最明显的一次行动,受到公安部通报表彰。

   有人说,禁毒“女掌门”出剑,毒贩全招了!一个看似文静秀丽的山城妹子,磨练成了一名勇敢机智的缉毒指挥员!

  

  显本色,一身正气

  赤诚锻造禁毒铁军铸警魂

  

   重庆禁毒总队组建8年来,一直和陈光明作“搭档”的江黎明对记者说:“缉毒禁毒,这项工作有很强的特殊性。缉拿,打的就是情报。因此,我们要直接与毒贩子‘打交道’,必须与‘灰色’人物(即线人,记者注)保持联络,很多是单线联系。所以说,这支队伍的每一个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稍有不慎就要跌大跟头。”

   江队长介绍,毒贩对民警进行报复的手段也五花八门。“饮料里香烟里放毒品,要是冰毒,就那么一点点就会让人染上毒瘾。这些东西给我们不行,就给我们的家属孩子。所以,禁毒总队的民警们时时刻刻都要绷紧弦。”

   江黎明说,缉毒工作有三多:一是英雄多,二是犯错误的多,三是受伤牺牲的多。

   如何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正、战斗力强的禁毒队伍,陈光明从自身做起,为全队作出了表率。

   作为一个女禁毒总队长,陈光明总是和男人一样冲在禁毒第一线。同事们担心她风险太大,说:总队长坐镇指挥就行了,不要到现场。但她说:“我不去,怎么决策,怎么服人!”

   冯骏伟说,“二姐”的好厨艺,在禁毒总队是个美谈。凡是有干警在办案、凡是有案子,陈光明都不回家。她说:“一线办案人员,在外边冲杀,出生入死拿生命去拚搏。总队就是他们的家。”总队有个食堂,总队长陈光明是大家公认的不拿工资的“一号大厨”,每当办案人员“回家”,她都要炖上一大锅汤,喝着总队长亲手炖的海带鸭子汤,同事们感受到的是战友情。

   ———“‘二姐’铁面,绝不拿法纪作交易。这一点才让人服哩!”总队法制科科长熊倩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前年,市某部门领导的儿子涉及吸毒。这位领导就给陈光明打电话,想通融一下,以求从轻处理。陈光明让熊倩查清情况,对她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不能因为是领导的儿子就可以松!再说,吸毒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危害,不能顾情面。最后,这名领导的儿子按规定报了劳教!

   熊倩说,禁毒总队责任重千钧,一个是钱,一个是放人(取保候审)!作为总队长陈光明堂堂正正过了这两关。

   “我经常到陈光明家里去。她家很一般,都比不上我家。几十平米,也没有好好装修。”熊倩说:“禁毒总队是有钱单位,可是陈光明很少出去吃饭。周六周日她带总队科以上领导学习,都是自己买菜在食堂做。当然,又是‘二姐’掌勺。”熊倩告诉记者,她曾对陈光明说:“你以为你做得好吃呀,你这是抠门!”

   熊倩有句话说得很诚恳:“陈光明没有自私的东西,直来直去。在我眼里她不是完人,但身上的东西真实感人,让人从心里亲近!”

   ———“‘二姐’在一线侦察单位能有这么高的威望,是人格力量征服了我们!”禁毒总队综合科科长许萍说,“这么多年我管财务,陈光明没有为自己报过一分钱,解决一点个人的事情。这一点让我从心里佩服她、敬重她!”

   在禁毒总队要购买设备,陈光明让支队组成采购组,自己不插手、不介绍企业。

   她对总队的几个姐妹们说:“关系再好,你们在我手下,想入党、提拔、进步,都得凭自己干!”

   许萍说:“陈光明当总队长八年,她的亲戚没有哪一个沾她的光。亲戚们不敢开口,不给她添麻烦!”

   ———陈光明爱扮靓、爱漂亮是禁毒总队公认的。总队的几名“警花”几乎都对记者说到这个话题。

   “‘二姐’爱美,却没得名牌衣服,总是到朝天门便宜货摊逛。我对她说,你当总队长的要到外面接触高层领导,你要穿好点。‘二姐’说这还不好!”

   “一次‘二姐’要到北京开会,我们一起逛街,二姐看上了一副眼镜,看得舍不得放手,只是嫌贵不出手。我激她说你要没钱我买送给你。她就掏出钱买了回来。多少年过去了,这副眼镜她一直当宝贝一样!但是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花了不少钱而后悔!”

   ———江黎明说:“陈光明调任新的岗位,她的离任审计在交流干部中是最快的。这一点很服人!”

   禁毒总队每年都有上千万元经费,陈光明每年都主动要求审计。连续几年禁毒总队都是财务管理表率单位。去年上半年,陈光明调到新的岗位———重庆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任大队长。

  “走得很轻松!”作为继任者江黎明说。

   结束在重庆的采访,记者力图描绘出陈光明的形象:一个风风火火的重庆辣妹子,却有着柔细的心田;一个勇敢冲锋陷阵的指挥员,却涂着鲜艳的口红……

   好一个重庆辣妹子,好一个共和国的女警官。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报道)


上一条: 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下一条: 白山黑水铸警魂——延吉公安局长金光镇的人生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