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
打印



  

   无情的泥石流吞噬了他的生命,摧毁了倾注着他全部心血的公路,打碎了妻子儿女和父老乡亲的心。然而,他用忠于事业、为民造福的情怀,在边疆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他用廉洁奉公、管好队伍的行动,为党旗增添了新光彩。

    丹心热血写人生

    ——追记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

  在美丽的彩云之南,人们传诵着一个英雄的名字—————赵家富。

  今年7月5日,云南盈江县突降50年未遇大暴雨,造成严重山体滑坡、泥石流及洪涝灾害。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不幸被泥石流卷走遇难。

   7月28日,中共云南省委追授赵家富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授他“云岭先锋”奖章,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说,赵家富代表了共产党员作风的主流。

   近日,交通部要求全系统开展向赵家富学习活动。

    “爬也爬到路断的地方去”

   7月4日晚,盈江县连降暴雨,发生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正在建设的那邦公路交通中断,许多公路出现大面积塌方。这天夜里,连续几个昼夜在工地工作的赵家富,由于过度劳累,发高烧,刚输完液躺下休息。5日凌晨,暴风雨一阵紧似一阵。赵家富几次起床拉开窗帘,不住念叨“这么大的雨,路不知道烂成什么样子了?”一大早,赵家富接到灾情报告,立即出发。妻子刘云萍心疼地说:“不去不行吗?”赵家富说:“公路受灾,不去不行!”

   9点多钟,赵家富一行8人,分乘两辆车,往那邦公路赶。同行的工程监理说,雨这么大,路肯定塌方了,走不通的,就别去了。赵家富摇摇头,说,那不行,我们交通人的使命就是在路上,这种时候怎么能像缩头乌龟一样缩在办公室里!走出15公里左右,迎面遇见省路桥一公司项目部经理黄绍刚,拦住赵家富的车,说,再往前确实不能走了,路全断了。赵家富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看断路。哪里有危险,就向哪里冲,这就是交通人的使命。爬也要爬到路断的地方去。

   11时34分,赵家富接到电话:弄璋乡南怀桥一带发生严重泥石流。赵家富冒着到处塌方的危险赶往出事地点。

   14时许,汽车行至芒铜公路10公里处,近百方泥石坍下,挡住去路。“一定要冲出去,尽快赶到弄璋灾区。”赵家富镇定地说。他决定步行。然而,当走到一个山梁的弯道上时,坡顶一声巨响,200多立方米的泥石流裹挟着树木巨石,呼啸而下,赵家富被卷入山谷。

   赵家富被泥石流卷走的消息震惊盈江。公安、武警、解放军官兵、县党政机关干部赶到现场,冒着大雨,紧张搜救。许多人从山脚爬到山顶,又从山顶下到山脚,一声声呼喊:“赵局长,你在哪里?”新明寨乡亲们顾不上家里灾情,披上蓑衣,顶块塑料布,带点冷饭,加入搜寻行列。苏典乡帕蚌村位于国境线上,是全县最偏远的村,寨子里群众推选出6名代表,带着长刀,跋涉50多公里,赶到乡政府所在地,强烈要求参加搜寻赵家富的行动。他们深情地说:“赵局长为村里修通了公路,我们不能忘记他呀!”

    “当共产党的干部,就得吃得了辛苦”

   “赵局长特别敬业,工作起来不要命。”“赵局长责任心强,硬把身体累垮了,常打点滴补充体力。”采访中,记者常听到这样的话。

   在赵家富家里,妻子刘云萍抽泣着:“他回家很晚,我在厨房里为他做饭时,他却常常靠在沙发上睡着了。为了让他睡舒服点,一个月前,我特意买了一个大沙发。没想到……”

   他的小女儿经常蹲在家门前,用水在地上一遍一遍地书写父亲的名字。她说,这样可以一边玩一边想着爸爸。直到今天,她还在等着爸爸回来。

   盈江县与缅甸接壤,有25个少数民族,年财政收入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00多元,是个贫困县。赵家富爱边疆,爱群众,贫困状况让他产生沉甸甸的责任感。他没法闲下来。他说:“当共产党的干部,就得吃得了辛苦!”

   苏典是个傈僳族乡,全县就数这里最边远、最贫困。没通公路前,日常物资全靠人背马驮。江那边帕蚌等村寨,一到雨季就与世隔绝。赵家富当交通局长后,亲自带技术人员跋山涉水地测量。路修通了,江上架了桥,赵家富为苏典的路没少流汗,苏典的老百姓对他这个交通局长感情也很深,有事儿都来找他。

   那邦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小镇,为省级边贸口岸,但就是路不行,路面坑坑洼洼的。盈江县守着这个黄金口岸,却发挥不出口岸优势。为了把这条路改造成油路,赵家富一趟趟跑州府、跑省城,终于争取来2.2亿元投资。

   2003年10月16日,那邦公路正式动工,赵家富兼任县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他多次对指挥部的同志说:“这条路修不好,我们就会成千古罪人。盈江交通建设事业绝不能砸在这条路上。”“我们在一起工作,是一个整体,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团结协作,扭成一股绳,修一条优质高效的路。”那邦公路指挥部因此被人们称为“扭绳指挥部”。

   赵家富用共产党员的辛苦,换来一条条致富路。5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公路建设的资金达3.5亿元,在他殉职前夕,圆满实现了乡乡拥有文明路和乡乡通弹石路的目标。

   “宁做‘恶人’,不做‘罪人’”

   作为实权在握的交通局长,经常会碰到情与理、情与法、公与私之间的矛盾,赵家富说,自己的抉择是:“宁做‘恶人’,不做‘罪人’。”他把这句话制成横幅悬挂在工地上。

   公路建设项目多,赵家富成为追逐的对象,各种关系纷纷上门。他定下规矩:亲戚朋友不能承包工程,不称职的队伍不能承包工程。

   为保证工程质量,赵家富坦言,不怕当“恶人”。某施工企业的石料不符合要求,已准备好的600多立方米的石料得报废,会损失几万元,工程监理不敢做主,赵家富就主动出面处理。

   在执法中,赵家富从不徇私情。那邦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对双轴、三轴等车辆规定限载。一次,赵家富姐姐购买的木料装车超限,她就给赵家富打电话,请他给有关人员打个招呼。赵家富予以拒绝。之后,赵家富又放心不下,专程到指挥部叮嘱:“几百家驾驶员都执行规定,我姐姐更不能例外。以后,我姐姐的车过来时要严格地量。对所有超载车辆,一律不许放行。”

   赵家富最害怕“完成一个工程,倒下一批干部”。他经常教育全局干部职工干干净净做人做事。为了增加财务开支的透明度、加强财务管理,他亲自拟订《财务开支联席会议制度》,用制度管人:工程结算、较大数额的资金使用等,必须经过局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县交通局的每笔开支、投资,都经民主集中讨论决定;每年年初,局里抽调财务人员对财务开支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向全体职工公开;选择施工单位,一律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签订工程合同时,同时签订廉政合同;建立驻地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财务处、总监理工程师、业主等多道环节的审核签字制度,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交通局财务人员说,赵家富提倡节俭,带头杜绝公车私用。有一次,他用局里的车子送父亲到医院治病,事后按规定交了150元用车费。据统计,2001年以来,赵家富因私用车18次,共交费1546元。上行下效,局里的干部职工私事用车时都主动交费。

   8月2日,记者离开盈江前,县纪委领导告诉记者,在赵家富任职期间,“在党纪政纪、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没有接到任何反映和群众举报”。近3年来,盈江县交通系统没有发生过一起工程腐败案件,县交通局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一位年轻纪委书记的离去
下一条: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