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临潼区纪委、监察局把效能建设、执法监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解决群众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效能建设促高效发展,以监察防控保经济发展,以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稳定基层发展,以纠风工作服务群众贴近群众,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效能建设促高效
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为了把党政机关建设得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临潼区纪委、监察局进一步加大全区党政机关的效能建设,在出台相关工作制度的同时,大力加强对防汛值班、工作在岗、信访平台视频登陆等情况的检查,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办事效率和执行力。西潼高速四改八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暴露问题多、保畅难度大,为了保障临潼施工段的顺利进行,前期区纪委、监察局先后与与涉及拆迁的街办、村组干部20余人进行面对面的约谈,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按期完成特别是对于违法建筑的拆迁任务,要求涉及人员要做到廉洁、高效、公开、公正。
为了保障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临潼区纪委、监察局在加大对各单位效能建设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有力的探索。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超来表示:“作为纪委、监察局,我们就是要通过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来清疏政府的“肠梗阻”、 当好政府的“助推器”,不断提升机关效能,努力保证政令畅通,为全区实现跨越发展护航。”2009年12月23日,临潼区纪委、监察局把专门为“世界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博物馆及周边村组服务的秦俑供电所作为了临潼区系列廉政教育基地的第七个分基地——效能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通过参观学习科学现代的管理理念、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和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从而进一步促进全区的党员干部提高机关的工作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有效解决部分工作不在状态和“慢半拍”等问题。
监察防控保发展
行政审批、招投标、民生工程、新增资金使用项目、安全生产和政府采购等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同时也是关乎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为了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监督检查,临潼区纪委、监察局先后制定了《西安市临潼区公共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办法》,认真落实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向监察机关报告备案制度,对50多个公共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决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大力加强对安全生产、政府集中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以及退耕还林工作的执法监察,取得良好效果。
发展环境是一个区域的形象,也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为了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力度,临潼区纪委、监察局专程召集银河杆塔等十家企业的负责人或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于全区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出台了《西安市临潼区2009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方案》,并建立了“行政审批监督跟踪卡”制度,设立投资环境监测示范点15个。随后又在全区范围内对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调查;对职能重叠的结构进行合并和撤销;使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最终实现“机构分开、人员分离、资产分清、财务分设”。通过纪委与电视台联合创办的《民生连线》栏目,建设、规划、工商、地税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本单位的收费项目、罚款情况、办事效率、投诉举报电话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开,同时针对如何改善发展环境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如此以来不仅使各项收费做到了阳光、规范,也大大消除了“吃、拿、卡、要、冷、硬、横、刁”等现象和违法违纪问题。
廉政清风遍乡野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临潼区纪委、监察局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在年初就下发了《临潼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表》,并与相关党委的党政“一把手”签下“军令状”,随后又确立了7个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和7个示范村,将责任制延伸到乡村和基层站所,形成了区、乡(街办)、村三级主抓的模式。走进新丰街办刘寨村,你不仅随处可见醒目的廉政标语、横幅,还可以听到义务宣传员张建新自编自写了《廉政正气歌》。他经常在农闲时节用快板的形式将各项廉洁自律规定宣传给村民,在全村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激发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加强廉政监督的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村上干部的廉政意识。
强化对农村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按照省纪委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年的总体要求,临潼区纪委、监察局遵循“先行试点、总结完善、稳步推进”的思路,在全区23个街道、乡镇的221个行政村建立起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确保农村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了村务监督由单纯财务监督向各项村务监督、由兼职监督向专职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由上级垂直监督向接受群众监督的转变,让村监会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防火墙”。刚上任不久的斜口街办芷阳村村监会主任张宏武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村里刚刚结束的门面房招租过程中,村监会就第一次履行了监督职能,从最初发放公告、人员确定、租金定价、财务管理等方面,村监会全程参与监督,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村监会成了村里的‘纪检委’。”
心贴群众得民心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是临潼区纪委、监察局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春节期间,接到群众反映部分公交车拒载短途乘客的问题后,临潼区纪委、监察局立刻召集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并责令区交管站对涉及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确保了节日期间群众出行便利。安居工程是政府一项惠民利民工程,为了保证每一笔资金能够真正及时发放到生活困难的群众手中,临潼区纪委、监察局先后联合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到23个乡镇(街办)的600多户人家中一对一的走访调查询问,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补助资金的阳光运行。
群众答不答应,群众满不满意是临潼区纪委、监察局评定工作的首要标尺。在政风行风测评活动中,临潼区纪委、监察局将从群众中收集到的223条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地反馈给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并对36条重点督办的意见建议实行了全程跟踪督查,从而使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地落实。刚刚上任的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林榜元来纪委上班的第一天就被群众点名要求接访,在外开会的他接到汇报后,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先了解情况,随即赶回来认真了解相关情况,并就相关政策对群众进行了细致的解答,责令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妥善处理。这仅仅是临潼区纪委、监察局推行纪检监察组织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的一个小案例,自该制度实行以来区纪委、监察局局领导已经接访8件26人次,办结7件,乡镇纪委领导接访群众145件305人次,办结118件。
文章来源:临潼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