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优势,努力拓宽廉政教育工作领域,突出人文关怀,强化教育措施,宽严相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书画为载体,借文艺传廉
“对于这样的活动村民很支持,经常义务投工投劳,新农村建设就需要这样的廉洁氛围去支撑”,该县玉蝉乡太平村村支书任宝玉指着新建成的廉政文化墙说。去年该村修建了长170米,面积364平方米的廉政文化墙。户县是闻名遐迩的农民画之乡,户县农民画色彩绚烂、淳朴稚拙、文化底蕴浓厚是农民画中的精品。近年来,户县纪委充分发挥这一文化优势,把反腐倡廉教育与农民画创作相结合,用农民画为载体,传递廉政理念,赋予农民画新的内涵。在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悬挂廉政农民画, 在县城大街刷写廉政宣传画23幅,设立廉政灯箱30个, 在农村制作廉政公益广告91幅、廉政文化长廊2个、廉政标语280条。同时,积极举办廉政文艺节目,廉政书画大赛,廉政诗词征文等文化活动,深化廉政教育的渗透力,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浓郁的廉政氛围中受到熏陶。
以培训为依托,用案例警廉
“都是贪欲惹的祸,好端端一个家被弄得四分五裂”,这是一名干部在看完《廉洁治家警示片》后的肺腑之言。该县纪委推出“自我教育+强制教育”模式,在县反腐倡廉宣教基地和看守所警示教育点,定期播放正反典型教育片,举办廉政教育培训班,把廉政教育与业务培训、党性锻炼有机结合,建立教育长效机制。按照“五年内把全县领导干部轮训一遍”的计划,去年10月,分期分级对各乡镇农村干部、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基层科(所、对、站)长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1800余人,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培训实行实名制和登记制,并将培训成绩作为个人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大大提高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以亲情为纽带,用家庭助廉
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之外”,因此,预防腐败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家庭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该县将监督的触角从八小时之内,延伸至八小时之外;把范围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交友圈”。县纪委领导多次为领导干部家属讲妻贤夫祸少的道理。通过与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签订“廉政双承诺”,开展评选“勤廉兼优领导干部”和“贤廉兼优领导干部家属”活动,逢年过节等重要时段寄发廉政明信片、发廉政短信,体现廉政教育人文关怀,让领导干部家属管好自己人,守好自家门。
以管理为抓手,用法规考廉
近年来,该县纪委把廉政教育与领导干部的培养、考察、选拔、使用相结合,采取强制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该县纪委畅通信访渠道,对领导干部实施动态管理,党员干部如有违法违纪情况如实记入廉政档案。对拟提拔的领导干部,县纪委要查看近三年的群众信访举报件和个人廉政档案,有不良反映和记录的一律取消资格。二是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对考试不合格的坚决不予提拔。三是深入推进述职述廉质制度,将述职述廉制度延伸到乡村干部。去年县纪委共对32名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作了廉政鉴定,有116名领导干部作了述职述廉报告。
通过扎实的廉政教育工作,该县群众信访件下降了,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增强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和真抓实干发展经济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文章来源:(户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