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南县纪委监委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职责,在各项审计中聚焦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公共资源交易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小官巨贪”等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党内监督与审计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一是积极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按省市部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结合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特点,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对审计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二是常态化开展镇(办)和县直部门党政负责人述责述廉审计,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在一个任期内,县纪委监委委托审计局每年实施4-7例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审计。主要围绕领导干部所在镇办或部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三公经费等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将审计结果在全县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大会予以公开,让述职领导干部接县纪委委员的质询,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着力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
三是聚焦脱贫攻坚加强对群众“身边人”的监督。每年确定2-4个村级“两委”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以扶贫资金监管为重点,统筹安排17个村31名村“两委”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突出对移民搬迁,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资金的审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确保资金有效安全运行。
此外,该县审计局密切配合县委巡察工作,选派了18人次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参加县委9轮巡察工作。通过上述协作配合,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和纪律监督、监察监督的合力,在反腐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南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