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创新执纪审查举措见成效
打印

扶风县针对镇(街)、派驻部门纪委(纪检组)执纪审查工作中存在的线索少、成案难、效率低等问题,创新举措、积极实践,不断提升执纪审查工作水平。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46件(次),初核186件,立案104件,结案10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5人,同比提高30%。

协调联动排除人情干扰。由于基层地域小、彼此都熟悉,执纪审查人员顾虑多、压力大,该县纪委充分整合资源,推行“3+X”执纪审查协作区制度,由7名县纪委常委牵头,在全县成立7个执纪审查工作组,建立骨干队伍、陪护队伍、处突队伍、医务队伍。对每名参与执纪审查工作人员罗列出详细的社会关系情况表,开展工作时科学调度,严格落实“两不”要求,即不抽调属地纪检干部、属地纪委不得过问和干预工作。涉及重大问题线索的,县纪委直接抽调人员参与调查,排除人情关系干扰。同时,将执纪审查工作的目标、任务、标准等列入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年终根据完成情况评比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对优秀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党委、纪委主要领导进行约谈问责。修订《基层纪检干部办案补贴发放办法》,将补贴与办信办案情况挂钩。

内外发力深挖案源线索。针对镇(街)、部门纪委(纪检组)反映的没有案源线索问题,指导镇(街)、部门从信访主渠道中找线索;从宣传部门编发的《舆情信息》中找线索;从专项治理中找线索;从精准扶贫不力、违规发放低保金等不良现象中找线索;从公安、计生、审计等执法部门常规检查中找线索。印发《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办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试行)》,定期召开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联席会,集中突破案件。要求各镇(街)、各部门规范信访工作程序,注重对线索的分析和梳理,从中发现违纪问题线索。各镇(街)、各部门把目光集中在资金投入、项目实施、土地出让、扶贫救灾、宅基地审批等事项,着力发现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日前,已查处法门镇官务村、段家镇谷家寨、召公镇樊东组村干部在低保工作中优亲厚友,午井镇龙蹄村干部违规占地等侵害群众利益案件24件。

专兼并用强化执纪力量换届后,各镇(街)纪(工)委除书记外,一般确定1-2名专职纪检干部。此外,从新招录的法律等专业毕业的公务员、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调剂一部分到纪检监察岗位,各镇(街)配备兼职纪检干部2-3名,各部门配备专兼职纪检干部2-3名。今年上半年,县纪委协调县财政为各镇(街)、各部门分别拨出20000元、10000元执纪审查工作经费,配齐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设备,支持基层加强执纪审查工作。遇到重要问题线索需要增加工作力量时,由县纪委统筹,抽调其他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委局机关室主任参与,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格局。日前,城关街道发现南宫村党支部书记杨都儒等人公款国内旅游等问题,在县纪委参与指导下,分别给予杨都儒、村委会主任邓政权党内警告处分。

岗位练兵锻造过硬本领采取“接上来”“走下去”“送出去”办法解决基层纪委(纪检组)执纪审查工作能力不足问题。县纪委把基层纪检干部“接上来”,在委局案件审理室、纪检监察室跟班学习,有针对性地抽调其参与县纪委执纪审查工作,通过调查程序模拟、案卷相互评审、疑难问题交流等活动,提高工作水平。县纪委班子成员“走下去”,对口指导6个片区8个镇(街)、25个部门纪委(纪检组)的执纪审查工作,对一些疑难、复杂问题,帮其找准突破口,提升执纪审查质效。分批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送出去”,参加中省市纪委组织的业务培训、到先进县(区)交流学习,开拓工作视野。同时,加大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纪条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带头守纪责任意识,严防“灯下黑”问题。今年以来,提拔重用优秀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14人,因不能胜任执纪审查工作调离3人。

 


上一条:渭滨区纪委“四确保”实施精准约谈
下一条:眉县:以纪律为尺子 扎实践行“四种形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