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积极适应纪律审查工作新常态,从准确把握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抓起,不断探索新举措,全面实现对问题线索的统一受理、归口管理、集中梳理和限期办理,做到了抓早抓小、及时有效查处。今年以来,已初核问题线索170件,立案85件,移送司法机关6件,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多方收集问题线索。在原有通过纪检信访、作风效能检查、纪律审查、《百姓问政》节目发现问题线索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收集渠道,加强与公检法、审计等机关的沟通协调;巩固深化扶风纪检监察网“书记信箱”等网络平台;积极参阅县委宣传部编发的《舆情信息》等。同时,要求各镇、派驻部门纪委(纪检组),未设立纪检机构的党组织每月上报本级发现的问题线索,形成县、镇(部门)、村(社区)三级问题线索纵向收集机制。明确县纪委案管室为问题线索集中管理、集体排查的牵头科室,制定《问题线索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问题线索管理过程中的受理、登记、排查、审批等环节作出规范,配置专职线索管理员,专门负责问题线索的初核、录入、统计汇总。
规范处置问题线索。成立问题线索集体排查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每月召开2次会议,按照“拟立案、初核、暂存、留存和了结”5类处置标准,采取初步建议、月度分析、汇总审批、定期清理等步骤集中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件线索。集体排查后提出的处置意见由县纪委主要领导签字确认;反映县管干部等重要问题线索送县委主要领导签阅,同时报告市纪委。将全县所有镇、部门划分成6个纪律审查工作协作区,由6名县纪委常委、委局6个业务室对口包抓。对集体排查出的问题线索,实行分级分口办理,拟立案、初核类的科级干部线索由县纪委相关室承办;一般线索转协作区办理,县纪委包抓常委及业务室负责督办指导;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大的交办件集中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力量办理。
全程督办问题线索。建立健全问题线索跟踪督办反馈工作机制,对下放的问题线索,要求承办室或协作区在接收后的3日内明确承办责任人,建立县纪委常委、督办科室、承办人实时沟通联系工作机制。通过《问题线索拟办单》、《问题线索处置情况登记表》等表单资料建立台账系统,随时掌握问题线索来源、去向和进展情况,严格线索管理,防止线索泄密、积压、久拖不决等问题发生。县纪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在问题线索移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未及时办理的线索进行督促办理;对超期未办结的线索进行重点督办。把办理问题线索情况纳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与纪检监察干部办案津贴挂钩,作为评先评优参考,对发现线索不上报、办理线索不及时的,进行通报批评或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