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康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开展审查调查工作同解决群众的“心头患”结合起来,坚持把群众的实事做细做实,拓展审查调查工作的广度深度,深挖每一个案件背后有可能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心头事”,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让“难事儿”不再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细”字,深挖线索背后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安康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立足职责定位,深挖线索背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核查原安康市城市规划监察支队违规收取中心城区私人建房押金问题线索时,发现该单位违规收取私人建房户押金高达523户492万余元;同时,在查办南城国际项目资产分割案件时,发现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及安康市文广局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自南城国际小区2011年交房后,因业主单位资产分割等原因,导致小区252户业主长期无法办理住宅和商铺不动产登记证。安康市纪委监委迅速出手、立即行动,聚焦突出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对违规收取中心城区私人建房押金案件中履职不到位的4名相关人员和南城国际案件中失职失责的8名人员严肃处理。
把握“督”字,蹲点督导整改任务落实落地。在开展审查调查工作过程中,面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决不能“装聋作哑”,必须迅速行动,扭住突出问题不放手。安康市纪委监委对私人建房押金的清退工作和南城国际小区资产移交、分割、办证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整改,靶向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责任倒逼、层层传导压力、限时督促督办、化解矛盾纠纷等多种方式,对安康市城管执法局和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进行蹲点督导、督促落实,推动整改任务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安康市城管执法局已清退私人建房押金517户488万余元,清退率达到98%;南城国际小区已有218户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办结率达到87%。
突出“堵”字,不断补齐体制机制漏洞短板。追根溯源,相关部门出现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堵塞漏洞、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安康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突出“惩”“治”同向发力。在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同步查找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通过向相关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化以案促改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优化干部作风,将整治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全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铲除不作为问题产生的“土壤”,从源头上防范违纪违法问题发生。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安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田沐臣表示。(安康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