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突破基层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的瓶颈,黄龙县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室组地”联动监督和联合办案工作机制,采取“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模式,组成由班子成员任组长的5个“室组地”协同作战小分队,凝聚三股劲同向发力,打通各环节之间的断点、堵点、痛点,以日常联系、联席会议、联动监督、联合办案、以案代训等方式,围绕日常监督、问题线索研判处置、案件查办等进行交流,研究解决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今年以来,黄龙县纪委监委聚焦停车收费腐败、“吃空饷”、违规吃喝等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及党史学习教育、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以案促改等重点工作,开展“室组地”联动监督10余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发力,有效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共发现问题14类136个,发出问题督办单48份,发现问题线索42个,集中快速分办处置,组织处理27人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
“‘室组地’协同联动,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既能破解人员力量不足、熟人关系困扰问题,也能有效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水平。”黄龙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前不久,黄龙县纪委监委和白马滩镇纪委收到一份举报信,举报白马滩镇某村组长利用职权将其父母纳入农村低保。针对此问题线索,黄龙县纪委监委研究决定由第一纪检监察室和白马滩镇纪委组成“室镇”机动调查组,对问题线索进行核查。
调查过程中,第一纪检监察室利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办案经验在问题线索研判、谈话提纲制定、调查取证、谈话突破、性质认定等方面发挥作用。白马滩镇纪委则发挥属地优势,积极协调调度人员、场所、资源,在违纪人员心理突破、寻找人员谈话等方面为调查组节省了大量时间,优势互补使得案件办理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室组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既按各自职责分别承担任务,又通过人员互动、手段互补、信息互通来扬优势补短板,最大限度盘活了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资源,实现“1+1+1>3”的叠加效应。(黄龙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