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着编制却忙着自己的私活,一年半载没个身影。如此在编不在岗、被群众戏称为“吃空饷”的干部职工,如今在子长县机关事业单位中不好“混日子”了。日前,子长县纪委、组织部、编办、人社局、财政局五部门联合开展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清理工作,坚决向“吃空饷”干部职工“亮剑”。
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的情况,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财经工作纪律,规范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创业热情,根据市纪委要求和县委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该县决定对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开展清理工作。此次清理的范围是全县由财政供给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清理的对象主要包括长期请假在外做生意、居住外地和同子女上学陪读的人员,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长期旷工的人员,未经单位批准离岗学习的人员,死亡后未按规定办理手续仍在领取工资的人员,因病或因事请假未按规定领取病、事假工资的人员,受处分未按规定办理工资降级或停发工资的人员,服刑未按规定开除公职仍领取工资的人员等8种情形。清理工作已于3月底全面展开,预计在6月底结束,分为自查自纠、组织核查、整改处理、建章立制四个阶段进行。
为确保此次清理工作取得实效,该县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茆梅芳任组长,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财政局、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清理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清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的通知》,建立了分工明确、分级负责、配合有力的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站在建设廉洁型机关的高度,“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明确专人负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将本单位在编人员、自查自纠情况及清理的对象、结果进行公示。在清理工作中,该县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清理工作的意义及清理的对象和重点,并设立了举报电话、信箱及电子邮箱,强化清理关键环节的公示,使清理工作始终置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县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定向核查、明查暗访等方式,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进行全面核查。清理中还设下了“铁杠杆”:对于在自查自纠阶段主动讲清问题,积极清退虚领的工资和福利的,能正常回单位上班的,则从宽予以处理。对于在规定期限内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走过场、搞形式,被群众举报的,一经查实坚决从严处理。在狠抓清理的同时,针对“吃空饷”现象产生的原因,该县各有关乡镇和部门单位认真研究制定财政供养人员编制、经费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办法,并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和人事、财政相互协调制约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人员工资发放工作和日常考勤的监督管理力度,从制度上、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有效堵塞人员经费管理漏洞,减轻财政负担,净化、政风和社会风气。目前,清理工作正有序进行,大部分在编不在岗的干部已陆续回到原单位报到上班,还有部分人员将按规定办理调动、辞职等手续。
文章来源:子长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