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抓实“两个责任” 推动基层工作“脱虚向实”
打印

“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好的作风、好的形象赢得组织信任和群众信赖。”在新任转任的领导干部集中任前廉政谈话会上,神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树武要求领导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推动者,也是形成不良作风的责任者。神木市以压实“两个责任”为抓手,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力推动基层工作“脱虚向实”。

牵住党管治党“牛鼻子”,发挥“头雁效应”

“我们从‘两个维护’的高度,在工作落实的全过程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坚持把镇、村干部思想摆进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彻底消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心中贼’。”神木市高家堡镇党委书记张凌云表示,要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发挥基层党委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集中整治以来,神木市委、市纪委监委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严明政治纪律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决定》,紧盯“关键少数”,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全面激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内在动力;成立作风整顿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为全市各镇街、部门领导班子成员562人建立了廉政档案,筑牢廉政防腐墙,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推动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

优化完善考核体系,突出“实用导向”

“考核要多实地调查询问,多看实际效果,少依赖纸质档案,特别要摒弃市、街、村同一的检查标准。”神木市永兴街道办干部武兴平说,开展更高效的考核才能真正摘下基层干部头上的“紧箍咒”。

神木市纪委监委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从实用导向出发,将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情况纳入“两个责任”考核范围;考核打分着重实地查看、民意测评,减少了听取汇报、查看软件资料的参考权重;注重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实绩分析研判和全面考核评价,坚决杜绝个别单位“应付式落实”。把“互联网+”与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基层监督结合起来,全面推广应用“两个责任全程纪实信息化”电子管理平台,“互联网+农村‘三资’管理+村务公开+审计监督”管理平台,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向“智慧化”方向转身。

勇于进行自我“体检”’,坚持“靶向治疗”

“部分乡村干部工作漂浮,沉不下身子,对基层的问题是不深入实地察看真实情况,而是约摸估计、盲目决策后上报,工作敷衍了事。”神木市西沙街道纪工委书记张健表示,要推动基层工作脱虚向实,基层纪委要充分履行监督责任,摸清问题,靶向治疗。

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为导向,神木市纪委监委建立“清单式”督查机制,对照中纪委意见中提出的四个方面12个整治重点,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了大起底,同时根据问题清单落实责任到人到岗,限期整改。对镇街纪委提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线索,进行直查直办、督查督办、提级审核,并将有关情况纳入“月报督办机制”,推动专项工作切实取得实效。

提升执纪监督质量,注重“防治结合”

“要选配高素质纪检干部,加大对基层纪检干部案件办理的专业培训力度,增强办案质量。”神木市店塔镇纪委书记贺国平表示,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精准执纪量纪也是关键所在。

集中整治以来,神木市纪委监委从强化自我约束,提升监督执纪能力出发,修订完善了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工作考评办法,建立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直接责任人“三环相扣”的“闭环式”问责体系。注重问责的质量和效果,对基层工作出现的疏漏和失误,不搞“一刀切”,不搞“扩大化”,严管与厚爱结合,根据实际情况依规依纪科学问责,切实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提供坚强保障。

“从实际效果看,抓实‘两个责任’,推动基层工作‘脱虚向实’,不仅深化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更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高家堡镇党委书记张凌云表示。(神木市纪委监委)


上一条:榆林市:从严从实把好任前“考廉关”
下一条:绥德 : 发出优秀廉政小品“征集令”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