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铜川市纪委创新信访举报工作新机制,把拓宽信访举报渠道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办信方式,以开门接访、拓宽线索来源等方式,发挥信访举报的监督执纪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信访案源质量。为了引导群众分清诉求性质,合理诉求,依法维权,加强了广大群众的反腐败意识和证据收集意识,提高举报质量和成案率。铜川市纪委充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纪委信访举报的范围和内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向区县纪委、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发放委局自制信访举报宣传彩页60000余张,引导群众以来信、来访、来电、邮件、微信、网络“五位一体”的监督方式积极举报,充分利用巡回信访车到偏远山区,到乡镇农村,农村集市进行宣传,上门受理群众信访问题,方便了群众信访。
主动开门接访,面对面获取线索。为有效疏通信访问题受理渠道,铜川市纪委建立了一体化信访举报格局,实施县、乡(镇)、社区三级联动,层层设立举报中心;深化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等举报方式,拓宽群众信访投诉途径;开展领导定期接访和不同形式的下访、约访活动。王益区纪委开展 的“基层问症”活动,每月由委局班子成员带领分管科室深入镇、街道、村组,实打实、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了解,多方位“听证”、多形式“询症”, 集中“析症”, 分类“解症”,面对面受理处理反映问题。印台区、市中院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和百名法官进农村、访民意、听民声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听民声、解难题,特别是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进行收集处理,有效遏制了基层腐败问题的滋生和发展。
转变办理方式,筛检信访案源数量。铜川市纪委把信访举报作为纪律审查的第一道关口,对每一件来信、来访、来电等进行详细记录,分管书记、信访室主任对信访件进行研判,筛选,定量定性分析,集体会商后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报纪委书记审批。对线索具体,可查性强的重要件,建立重点线索库,认真研究制定办理方案,重点调查解决。对反映违纪行为与提出利益诉求相互交织的信访举报,剥丝抽茧,综合运用协调、督促和责任追究的方式,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特别是针对反映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信访件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一律由主要领导亲自阅批,且对突出信访案件的审批一般为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安排查办,特殊情况审批时限不超过三个工作日,确保案件线索不被疏漏及准确研判。
规范处置流程,拓宽线索来源。制定《铜川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了信访件的受理、会商、初核、审查等程序。加强对信访线索的日常管理,建立信访举报集体会商分流、问题线索集体评估研判、书记专题会讨论决定的三级会审制度。注重在信访举报件初核中发现连带线索,深入挖掘隐藏在其后的有调查价值的违纪线索,从而发现新问题,拓宽信访举报线索来源。强化与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互相沟通、密切联系的联动机制。注重从执法监察、专项治理、内部审计、财务检查等工作中广泛收集问题线索,主动出击,深入挖掘。目前,通过公检法和工作检查中移送的问题线索共计6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