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摧生新活力——宜君县实行机关效能问责制纪实
——宜君县实行机关效能问责制纪实
打印

近年来,宜君县本着以高素质干部队伍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规范机关干部行政行为、促进既定目标任务落实的长效机制,机关效能问责制应运而生,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成效显著。其不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广大党员干部搭建了勤政廉政的平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出 台

机关效能问责制,是宜君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陕西省委《关于全面开展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宜君县干部队伍实际做出的有益探索。2006年,县委在深入分析宜君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加快发展的突破口。经过充分调研,征求意见,决定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树立为民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建设服务型、务实型、高效型和廉洁型“四型”机关入手,着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工作落实。由县纪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起草了《宜君县机关效能问责的若干规定(试行)》初稿,通过征求县纪委常委会、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后,经全委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执行。《规定(试行)》涵盖了6个方面18条内容,对于工作拖拉、效率低下,工作平庸、措施不力,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盲目决定、失职渎职,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等方面内容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线索来源、问责程序和处理方式。问责的对象主要是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领导班子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同时规定,各乡镇、各部门一般工作人员的问责由各乡镇、部门参照本办法组织实施。整个《规定(试行)》内容全面、线索来源明确、程序规范、处理方式有理有据,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实 施

问责制的出台在全县各级各部门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激励和鞭策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助推器”,在广大干部思想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项制度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在于实施。“坚决不能让问责制只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这是县委常委会研究问责制时最明确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健全工作机构和问责网络,提高问责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施6年来,对一些单位制度不健全、办事程序不规范、效率低下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的督察问责,先后帮助清理完善制度25条。要求6个单位在县电视台公开承诺,使少数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的干部不敢懈怠。2007年9月,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上制定出台了《强化年度目标责任,加快生态、富裕、和谐宜君建设的决定》,并决定对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排名末尾的乡镇和部门实施效能问责,既要帮助排名靠后的乡镇、部门寻找和分析工作落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又要给予一定的惩诫,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之后,每年都由县纪委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监察局、考核办组成问责小组,坚持实是求事、客观公正、深入分析、有错必纠、推动工作的原则,深入乡镇、部门、村组、服务对象中,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走访谈话等形式,对综合考核排名末尾乡镇和部门进行问责,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别查找影响工作滞后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查找出的原因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相关责任分别给予警示训诫、通报批评、取消评优推先资格等不同程度的处理,几年来共调离、交流领导干部6人。

成 效

“机关效能问责犹如挂在干部胸前的一个警报器,时刻提醒和警示干部职工勤奋、勤奋、再勤奋,让你丝毫不敢懈怠”这是一位乡镇领导干部在谈到机关效能问责时说的。太安镇马坊村一个农民群众说:“有了机关效能问责,群众就能对干部更有效的进行监督,你干的不好、工作不扎实,我们就能举报你”。

通过问责,在全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既对工作落后者进行了惩处,又让其它乡镇和部门感到了压力,受到了鞭策。同时,由于在实施问责过程中更加注重治本,突出解决根源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使被问责单位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太安镇党委和政府在受到问责后,根据县委的整改意见,突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这一关键,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发展思路,健全规章制度,夯实各级责任,工作求效、求实、求新,全镇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实施机关效能问责制6年来,干部队伍事业心和责任感、紧迫感得到进一步增强,懒、散、慢现象得到基本革除,读书、学习的多了,进村入户搞调查的多了,为民谋利、帮民办事、解民忧的多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一个个创新性工作不断涌现,一项项经济指标连年突破。《建设三个宜君理论与实践》乡土教材成功出版发行,“三创一建“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三个宜君讲堂”,“进千家门、认千家人,知千家情、解千家难”为主题的“四千”活动和“读书改变命运、素质促进发展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等创新性工作深入开展,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排名不断前移,曾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二等奖”。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幅度不断提高,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宜君的发展后劲越来越强,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体 会

必须突出关键,抓住要害。宜君县在实施效能问责中,重点抓住对年度综合考核排名末尾的乡镇、部门进行问责,出台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的决定,制定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以严密、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为前提,按照规范的程序,对其问责。突出了工作滞后者,抓住了影响全局性的人和事,实现了预期目的。

必须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实施效能问责,不单是通过惩处来被动地推进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干部言行,教育和引导干部主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发展、促和谐上来。在《机关效能问责的若干规定(试行)》出台后,通过学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将《规定》贯彻到每一个干部的思想深处,促使有形的文件成为了无形的推动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必须严密问责程序,精心组织实施。宜君县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对问责所采取的形式、方法等认真制定了实施办法,并分阶段进行,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夯实责任,落实到人,使问责过程扎扎实实,有的放矢,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推动工作的宗旨,成为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整改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须同作风建设系列活动相配合。宜君县在实施机关效能问责的同时,把开展作风建设活动作为有益补充,深入实施了“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六个一’工程”、“同老百姓零距离行动”等,使效能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呈现出一幅团结进取、和谐奋进的创业画面。


上一条:铜川编制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集锦 图文并茂地反映制度建设成果
下一条:铜川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