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王益区纪委监察局纪律审查工作以“基层问症”为主题,按照“点上突破形成震慑,面上开花纠正歪风”的案件查办思路,不断拓宽案源线索,优化查办案件队伍结构,创新纪律审查工作思路,积极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收到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共立案35件,了结30件,处分30人(其中:县处级1人,乡科级9人,一般干部7人,其他人员13人)。
强队伍、增活力,练好内家拳。我区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新增4个纪检监察室,把工作重点向查办案件倾斜。在委局机关、公安、检察院、审计等执法部门挑选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干部充实到办案人员人才库,启动办案协作区着力解决基层办案力量不足瓶颈,彻底消除乡镇“零”办案盲区。采取外出学习、专业培训、以案代训、跟班学习、上挂下派等方式,全方位提高办案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创机制、添动力,念好紧箍咒。坚持每周案件查办人员向分管领导汇报上周工作进展情况及本周工作计划,及时商讨案情、每月召开一次常委会研究办案工作,及时解决处理疑难问题,形成积极办案的良好氛围。实行领导跟案,重大案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指挥,指导办案,确保案件取得快速突破。建立审理、案件检查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定期沟通案情,把好证据和定性关,有效缩短办案周期。转方式、聚合力,打好组合拳。转变办案方式,坚持抓早抓小,防止“苍蝇”变“老虎”,对反映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线索进行了梳理清查,做到不放过、不遗漏。对纪检检察信访件实行“红、黄、蓝”三级分类管理,由信访室统一登记、集中管控,确保案件线索受理、登记、转办、核查和备案各环节程序规范。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审计、财政等部门,建立案件线索信息共享制度,定期召开案件协调会。明确规定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单位,实行“一案三查”,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和单位的责任,还要追究纪检干部的监督责任。
重预防、增威慑,传递正能量。注重将案件查处与警示教育、建章立制相结合,充分利用党政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新提拔科级干部廉政谈话、工作简报、通报等载体,及时发布纪检监察工作动态,传递案件查处正能量。对纪检监察干部违规违纪的在相关媒体上点名道姓通报批评。同时,积极开展以案代教,现身说法等活动,既严惩腐败分子,又保护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了查办案件既治标又治本的综合效应,彰显了办案社会成果。
截至目前,共发出通报3期,通报批评干部30人;对近期124名转岗和重用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开展警示教育2期,2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受理各类信访举报34件,立案35件,结案30件,党政纪处分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