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犁春事最关情
打印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春雷响动,惊醒了蛰伏越冬的虫子。农谚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从惊蛰开始,大地将上演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这是金元时期大诗人元好问的一首诗。元好问曾任内乡县令,在一个久旱逢甘霖的夜晚,他想起了自己三十年前在内乡为官时写的一首诗。

河南内乡保留了一座较为完整的古代县衙大院。穿过内乡县衙气势磅礴的大堂,来到一个幽静的小院,一棵据说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雨、生于元代的桂花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覆盖着旁边的“内乡县令元好问纪念馆”。这座小院,每年都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品鉴着大诗人流传下来的诗坛瑰宝,吮吸着清廉文化的给养。

元好问生于金朝明昌元年(1190年),他的一生,正值宋、金、元三足鼎立之时,最终元朝一统天下,但这一过程中战乱不断。元好问虽少年成名,却多次应考殿庭策试不中,35岁参加第七次考试,在当时的文坛盟主、时任礼部尚书赵秉文的举荐下才得进士及第,先后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正大四年(1227年),元好问调任内乡县令。

元好问到任时,金元战火烽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填饱肚子成了最大的难题。保证粮食供应、发展农业生产,是元好问上任后的当务之急。许多人为避战祸四处逃难,荒废了许多土地,元好问把荒废的土地划线立碑,分给难民垦荒种田,建立起新的家园,必要时开仓分粮赈济。他脱掉官服,进入田间扶犁劳作,和百姓吃住在一起,还亲自带领百姓修筑堤坝,抗旱排涝,保证粮食生产。在元好问的治理下,战火纷扰中的内乡,田野出现了葱绿的喜人景象,老百姓的口粮基本得到了满足。

元好问的诗里,前两句“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描写田间场景,字里行间透出他的喜悦与欢快之情,在这里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活得简单而快乐;后两句“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粮食收成好,百姓就能吃饱肚子,他的愿望多么简单,但在元好问生活的时代里,这个愿望要实现却并不简单。元好问的忧民之苦,爱民之切,在这首诗中体现得很明显。

刚到内乡,元好问对自己没能施惠于百姓,还要征租催科而感到内疚。虽然“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仍然顶着压力,“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催征任务繁重,但他还是禁止吏卒深更半夜到百姓家里叩门骚扰,尽力保护百姓。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是他在内乡为官五年的真实写照。五年里,他勤于政事,体察民情,敢于担责,以民之乐为乐,以民之忧为忧,在乱世中给内乡百姓带来了希望。他竭尽所能发展农业生产,救济安置流亡难民,带领百姓垦荒种地,较好地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他“老眼不随花柳转”,拒财拒色,清正廉洁,没有贪污一文钱,相反还拿出微薄的俸银,救助贫困民众,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元好问卸任时,内乡百姓攀辕卧辙,争相挽留,舍不得他离去。回到故乡的元好问,多年后每每忆起离别情景仍难以忘怀,他在《九日读书山》中说:“一别半山亭(半山亭是内乡名胜),回头余十年。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可见元好问与地方百姓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

今日,身处内乡县衙元好问曾经住过的小院中,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忧国忧民的身影在这个幽静的小院,满腹忧愁,彻夜难眠,在桂花树下踱步……(薛国营 王宗璞)


上一条:万条垂下绿丝绦 植树节读咏柳诗
下一条:坚定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自信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