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在镇巴县博物馆里的《十送红军》歌曲石刻碑文,记载着此歌的来历。 祝叶 摄。
“一送红军(呐)下南(喏)山(喏)秋风(那的)细雨(哟)二送红军(呐)大道(喏)旁(喏)红漆(那的)桌儿(哟)......”这首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唱响祖国大江南北的红色经典歌曲,记录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岁月。然而,有谁知道这首红歌的来历?又有谁知道这首红歌背后的动人故事?
4月初,记者来到陕南秦巴山区的镇巴县采访,在县博物馆里,一块刻有《十送红军》词曲的石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县博物馆馆长郝明森介绍,镇巴除了有弥足珍贵的川陕苏区革命文物,还有处处传唱的红色歌谣,其中唱遍神州的《十送红军》实际上源自镇巴,镇巴是这首歌谣真正的母源地。
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被誉为“民歌之乡”“红军之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红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为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发展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培育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
“红军有着严格的纪律规定,比如‘不乱拿群众一点东西’‘不私打土豪,打土豪要归公’‘损坏了群众东西要赔偿,借群众东西要送还’等等。”镇巴县委党史办主任邹春蕊说。正是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红军最终赢得了巴山儿女衷心的爱戴和支持。
根据史料记载,1933年农历五月,是大巴山地区农民抢种抢收的繁忙季节,可是镇巴本地的群众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要么逃跑,要么躲在山上。面对这种情况,初到陕南县渔渡一带(今镇巴县渔渡镇)的红军,把在家的农民组织起来,逐家逐户帮助收获庄稼、耕田插秧,把打下的粮食一背篓一背篓的送到各户。群众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不抢夺粮食,还主动帮农民种地,他们奔走相告,见人就说“红军真是咱穷苦人的子弟兵啊”。
为感谢和支持红军,核桃树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将从土豪劣绅手中没收的40多万斤粮食全部支援红军。闻家坪苏区的群众户户做了布鞋、草鞋和豆腐,送给驻苏家坡的红军。陕南县(今镇巴县)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附近的群众组织起扎鞋队,为红军制作草鞋2000余双。
红军与镇巴苏区人民的这种真挚、浓烈的感情,必然要反映到巴山人民热爱和熟悉的红色歌谣里。《十送红军》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歌谣。
“《十送红军》广为流传,一直被视作江西民歌,其实,鲜少有人知道这首民歌的最早传唱者和搜集者都是镇巴人。”邹春蕊说。
据有关材料记载,1956年10月,时任中共镇巴县委干部符文学被派往简池区(今简池镇)普查革命烈士、搜集革命斗争史实。在永乐乡,符文学打听到有个叫朱有炽的人知道很多革命事迹。当符文学找到朱有炽后,朱有炽说:“在两河口的红军部队,平时除对敌作战,建立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以外,为鼓励红军战士,号召穷人参加红军,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工农红军,创编了许多红色歌谣,在根据地到处传唱。”唱了好几首红色歌谣后,朱有炽又说:“还有一首比较长的镇巴红色歌谣,一共有十段,歌名叫《十送》。”朱有炽一边唱,符文学一边记录歌词,又请朱有炽进行了核对。后来,符文学以富饶为笔名将《十送红军》寄给了《民间文学》杂志。直到1958年11月,《民间文学》革命歌谣栏目中发表了镇巴歌谣《十送红军》。随后,这首歌谣先后被收入《红色歌谣集》《中国歌谣选》等全国性出版物,署名皆为朱有炽演唱、富饶搜集。1959年,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根据《十送红军》歌词,以当地民歌《绣荷包》曲调为基调,为其重新谱曲,使该歌谣在陕南更加广为传唱。
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以江西民歌调把《十送红军》搬上舞台,此后,《十送红军》迅速流传,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歌曲。也因此,这首歌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江西民歌。但据有关民歌专业人士考证说,《十送红军》原词中涉及的地名“南山、兔儿岩、通江、巴山”等均属陕西省镇巴县、四川省通江县地名,全词意境也符合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转战、撤离时的时段和背景。
至今,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快90年了,朱有炽、符文学也已相继逝世。镇巴全县已形成了传唱、保护《十送红军》的浓厚氛围。在那曲调婉转、令人陶醉的歌谣里,那些真挚赤诚的人和事仿佛就在眼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数后来人将从这首红色歌谣里汲取力量之源,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