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杂书,闲暇时,常会捧起一本,翻阅数页便放到了一边,再去翻另一本。下次再阅读时,也不一定要从上次看过的地方接续,翻到哪页就看哪页,哪页有趣就看哪页,倒也惬意。
但这样,并不表明读书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大多数时间,我会把读书变成一个与书、与作者的对话,把自己由读书激发出的所思、所悟与社会现状中的所见所闻来做一个比较,去寻找从前久未获得的答案。
我会从书中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和语言,亦常会觉得某书某处言之有理,便在书的空白处或是笔记本上写上附和的话。甚至还会找些书签,在上面记下自己的观点,并陆续把它们作为素材、依据。
如此读书,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了思考的兴趣,令你精神振奋,令你拍案叫绝,令你茅塞顿开。此时,书方算是真真正正地读过了,读进去了。
读书这件事,不在于你读过多少本书,读了多少页书,哪怕一个字,一句话,你懂了,你会心一笑,书就没白读。
前日,看卡夫卡的《城堡》,里面这样描述一位妇女——疾病和疲倦使农民也会显得很秀雅的。便想象,作者这个句子的含义究竟是想说明一种类似林黛玉似的美,还是一种反讽。我画了个重点号,有兴趣的话,慢慢去探究。国外名著难读,但读懂了如拨云见日,脑清目明,妙处正在于此。
多年阅读的感受是,对中外名著要用心,还要有耐心。你要了解书中的典故、出处、时事政治、社会风俗、人文地理以及当时的生活环境。书里的某个字、某句话可能就是“书眼”,你错过了,即便整本书都读下来,也未必读懂了。是故,读名著,你对它浮皮潦草,它就会还你一知半解。书读了,也就是个“应景”,效率不会高,还白白搭上了时间。
读书,不能只看字面之意,要看到话里有话,要前后呼应着看,要纵横捭阖地看,才能在与作者对话、交流及不断思考中获得自己的感悟,听懂书外之音,如浮出水面,如窥知密码。此时的你,便可心满意足地合上书,惬意地笑了。
某日,读到一篇《黄姚九日》的文章。文中写道:“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听到了酒壶山上绿茶舞蹈的节奏,闻到了古老巷子里徐徐传来飘散的豆豉香味……”以为美。旋即,联想起曾经去鼓浪屿的情景,便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我走在鼓浪屿的青石板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钢琴声,突如少年般沿着石板路,跳起了‘方格子’。我随着那首熟悉的曲调蹦跳着,每一跳都跳出一个音符,在静静的夜晚,唱着一首鼓浪屿之歌。”
我喜欢这样读书,我喜欢能带给我感悟、启迪和灵感的阅读。读书读到与作者同频共振,读到手不释卷,读到浮想联翩,读到手痒,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也写上一段,算是把书读到骨子里了吧。
读书能让人长学问、增见识,读书会为你在人生攀岩的路上搭起一架“云梯”。有人笑侃:“读书能当饭否?”我说能。君不见,有人边吃饭边翻书,以书为佐餐,大快朵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