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基层监督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在吃透上级精神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有效路径,实现基层监督从有形到有效覆盖,将监督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摆在纪检监察机关日常工作中的一大课题。汉阴县纪委监委将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升监督质效的有力抓手,结合县域特点,找准工作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以有力有效的监督助力基层善治。
在整合县镇两级监督力量上持续用力。县级纪委监委力量不足和力量分散是制约监督有力有效的重要因素,要在统筹用好县镇监督力量上“做加法”,以便整合融合激发监督活力。一是深化片区协作。按照“就近整合、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的原则,进一步对各镇各部门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科学精准分片。统筹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纪委和机关纪委力量开展片区协作,在班子成员的统一领导下,协同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和纪律教育。在办案方面发挥“室”的统筹指导作用,对轻微违纪案件,指导支持“镇组”独立办理;对案情复杂案件,抽调片区骨干成立专案组集中攻坚。二是激发派驻活力。以派驻机构到机关统一办公为契机,围绕“减量提质”目标优化派驻机构设置,按照职能相近、体量均衡原则对派驻监督范围作出调整,进一步健全副书记分管、班子成员协管、协作区纪检监察室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做到派驻力量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探索派驻机构监督执纪轮值机制,将派驻机构“两两组合”成立轮值工作队,按照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审查调查各投入三分之一精力原则强化“组组”协同,做到均衡用力、靶向发力。三是优化力量配置。对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清理牵头的议事协调机构6个,保留2个。在现有纪检监察室基础上增设1个纪检监察室,通过招录、遴选等方式将机关空编率控制在5%以下,增加人员优先保障办案力量。按照3万人以上5人,2万人以下3人,其他4人的标准配齐配强镇纪委力量,不定期对镇纪委书记分工进行检查,严格落实镇纪委书记分工调整报备制度,确保聚焦主责主业。
在构建贯通联动监督体系上持续用力。县级纪委监委是基层监督体系核心,要充分利用好自身专责监督优势,发挥“穿针引线”作用,推动监督重心下沉、监督质效提升。一是贯通“两个责任”。积极履行协助职责,定期梳理提请县委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事项,定期传达汇报上级最新精神和部署要求、分析全县全面从严治党形势、查处重点领域案件、巡察整改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协助县委开展述责述廉、约谈提醒、政治生态研判等工作,为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效载体。综合运用谈心谈话、约谈提醒、列席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方式,协助县委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履责提醒函等,提醒、督促下级党组织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动党的工作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二是强化专责监督。进一步厘清“四项监督”中每类监督重点内容和监督方式,健全完善派驻机构、巡察机构与县纪委监委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破除贯通融合中的机制壁垒,构建起由县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指导,党风室牵头抓总,纪检监察室和镇纪委相互配合,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同向发力的监督格局,推动在决策部署、力量整合、措施运用、成果共享上协同高效,实现“四项监督”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延伸拓展。三是统筹监督力量。探索出台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人大、民主、行政、司法、审计、财会、统计、群众、舆论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1+9”监督方案,在各类监督主体之间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技术保障、人员支持、成果共享等机制,以开展专项监督和专项治理为抓手,以专责监督撬动激发其他监督力量,形成各尽其责、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同题共答的大监督格局。
在向下延伸拓展监督“触角”上持续用力。村(社区)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易发多发区。县纪委监委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村居延伸拓展,严防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一是深化村级监督。在总结全县村级监督试点的基础上,完善《汉阴县村级监督实施方案》,在村(社区)设立村级监督服务站,将村党支部副书记聘任为站长,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提级聘任为勤廉监督员,赋予监督权限,一体履行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村民自治监督和上级赋权监督职责。将村级监督与汉阴“321”基层治理模式相融合,让监督通过网格化形式融入村组户。加强监督服务站和勤廉监督员的管理指导,确保规范开展村级监督。二是探索提级监督。将全县10个镇属重点站所负责人和10个村集体“三资”规模大、信访反映问题突出、“两委”成员违纪违法问题多发的村(社区)“一把手”纳入县纪委监委提级监督范围,对涉及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由县级纪委监委提级办理、镇纪委配合查办,将“上级对下级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有机结合,推动监督持续向基层延伸。三是明确人员配置。在新一轮村级党组织换届前,提级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担任村纪检委员,实现与村监督服务站站长有效衔接,推动形成“村级党建+村级监督”有机衔接融合发力的监督机制。在新一轮村级党组织换届时,实行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勤廉监督员,一体落实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村民自治监督和上级赋权监督职责,激活基层监督“末梢”。
在放大可感可及监督成效上持续用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县纪委监委要在正风肃纪反腐中彰显担当作为,切实发挥好纪检监察工作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作用。一是坚持为民导向。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到群众身边摸排问题,全方位收集诉求,以强化监督赢得群众信任。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建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和行业部门问题清单,推动全县各职能部门开展行业性、系统性整治,切实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开展“解剖麻雀”专项行动,县纪委监委每名班子成员在联系镇选择1至2个信访反映集中村组进行蹲点调研,厘清症结所在,纠治作风顽疾,让群众从一件件身边事中引发对正风反腐的强烈共鸣。二是严惩“蝇贪蚁腐”。坚持以办案带动全局,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什么问题就查处什么问题,绝不姑息迁就。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提对策,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建议针对性、可行性,对建议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真正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深化“四种形态”运用,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在从严查处的同时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办好民生实事。以办好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为抓手,坚持“小切口”破题,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社保、安全生产等领域,充分运用“室组镇”纵向联动、多部门横向协作监督模式,以精准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线索征集,坚决纠治无意义的“躺平”“内卷”行为,既减轻党员干部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又督促党员干部全神贯注给群众办事、心无旁骛为人民服务。
在提升敢为善为监督能力上持续用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敢为善为监督能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应有之义,也是保障全会精神落地见效的重要支撑。一是坚持政治塑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找准纪检监察工作切入点发力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青年干部这个重要群体,常态化办好“季度大讲堂”和“青言青语话清廉”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用好汉阴独有的“三沈”“三将军”“沈氏家训”等红色资源,通过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加强党性教育。二是坚持学习赋能。瞄准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统筹运用全员培训、“小课堂”专题培训等模式,分级分类抓好能力素质培训。开展年轻干部“人人登讲台、轮流当讲师”活动,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轮流上台授课、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激发年轻干部“比学赶超”动力。健全班子成员挂联指导、“师徒帮带”等机制,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剖析、模拟谈话等,突出加强镇纪委和新进系统干部能力建设,提升监督执纪水平。三是坚持严管厚爱。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亮晒作”活动为载体,组织对纪检监察干部常态化进行纪律“体检”,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作风问题。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全面梳理排查监督执纪执法风险点,进一步规范执纪执法审批权限。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有序开展干部轮岗交流,积极为受到不实检举控告的纪检监察干部澄清正名,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作者系汉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