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更好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同时指出,要“用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监督执纪问责,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是党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一贯要求,忠诚干净担当,是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的根本需要,二者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忠诚干净担当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中,更要在深化监督执纪问责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讲党性,锤炼“忠诚”品格
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卫士,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这是检验我们党性的核心标准。一要政治上过得硬。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基本品质。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铭记自己是党的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受阻、不走样。二要思想上有定力。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歇歇脚、缓口气”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每一名纪检人,都必须坚定不移做好工作,确保惩治腐败力度不减弱、零容忍态度绝不改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三要行动上见真招。对党忠诚,最终还得靠行动来说话。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在反腐败斗争中,是勇于担当、冲锋陷阵,还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是检验纪检监察干部是否忠诚的试金石。“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复杂的人情世故、利益纠葛面前,我们必须坚持原则,行动上见真招,才能打赢反腐败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守纪律,树立“干净”形象
干净是领导干部的底线,严守底线、干净做人,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铁律。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纪政纪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必须“正人先正己”,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一要严守党纪国法“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纪律要求,行动上自觉遵守纪律要求。尤其要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要遵守审查纪律和保密纪律,坚决杜绝泄露工作秘密、擅自处理问题线索行为,严禁办人情案、关系案。二要筑牢廉洁自律“防线”。随着纪检监察机关履职能力的增强和权威性的提高,纪检监察干部被拉拢腐蚀甚至被“围猎”的风险也在增加,“挡不住的风情,禁不住的诱惑”无处不在,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列举的朱明国、钟世坚、魏健、陈重光等纪检监察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充分说明,执纪违纪,犹如监守自盗,性质更为恶劣。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之感,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饭不吃,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自我监督,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为全党全社会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三要坚守思想道德“底线”。执纪者本应是相对的“孤独人群”,决不能别人热热闹闹,自己也跟着一起热闹,那样很容易被腐蚀。“筷子虽短,能打倒人;杯子虽浅,会淹死人;票子虽轻,能压垮人。”面对各种各样的吃饭喝酒、消遣娱乐邀请,都必须断然拒绝。通过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正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把执纪监督的腰杆挺得更直。
会亮剑,练就“担当”本领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面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压力,我们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要锤炼担当能力。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古语云,“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化监督执纪问责,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战略认知能力、执纪监督问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优良的业务素养为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奠定基础。二要展现担当作风。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纪检监察工作是个特殊的岗位,也是很多人关注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待一天,就要干一天的事,在其位谋其政,在其位履其职,在其位尽其责,心怀大局,务实肯干,以宽广的视野,高度的责任心,强有力的执行力,优良的工作成效,完成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任务。三要扛起担当责任。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压力很大。尤其在纪律审查、教育预防等方面,任务繁重。这些压力来自各个方面,既有形势所迫,也有任务需要,更有组织和人民重托。换届后,很多基层纪委书记、副书记都进行了岗位调整,人员出现了变动,新的同志接手纪检监察工作,可能又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面对这些压力,我们都得迎难而上,在各种压力和矛盾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该管就要管、该硬就得硬,不上交矛盾、不下推责任,展现出纪检监察干部勇于担当的风骨。 (作者系岚皋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编辑:马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