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的新四军
打印

  194117日至1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支队9000余人绕道北移时,遭8万多国民党军伏击,军长叶挺被俘,政委项英遇难,大部分战士被俘或牺牲。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临危受命,担任新四军政委。1941115日,刘少奇致电毛泽东及党中央,建议实行“政治上反攻,军事上防御”的策略。刘少奇的建议得到了毛泽东的采纳。党中央在全国展开了猛烈的政治反击,深刻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真相,强烈要求严惩肇事祸首。各界进步人士和国际有识之士纷纷谴责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苏美英等国也对国民党表示极大的不满。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以皖南事变为顶点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了。

新四军系于193712月,由南方8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组成,皖南事变时有25万人。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宣布撤销新四军的番号。刘少奇致电中共中央提出:“提议以陈毅代理新四军军长,立在苏北成立军部。”

194112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兹特任命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军部重新组建起来了。

随后,在刘少奇与陈毅的建议下,新四军进行了整编与扩编。针对部队表现出的悲观失望情绪,以及部分八路军指战员不愿意改编为新四军的问题,刘少奇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新四军全军最后共编为7个师,9万余人,并重新划定活动区域。

损失9000人,整编9万人。在刘少奇、陈毅等的指挥下,新四军(皖南、豫皖苏边区除外)1941年共作战2390余次,毙、伤、俘敌伪匪官兵53000多名。新四军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已达到了30多万人。■

(据《党史文苑》)


上一条: 身 影
下一条: 颂歌一曲动九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创作始末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