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难得的“教材”
打印

  “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监督”……这是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在组织市委领导干部集体收看《胡长清案件启示录》后,对班子成员的“训示”。

  “坚持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署名,写清推荐理由,实行推荐责任制”……这是马德关于任用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讲话”。

  “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必须采取“领导干部述廉、群众评廉、组织考廉等有效措施,使全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取得新突破”……这是马德在一次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

  “决不搞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带头保持清正廉洁”。“那些有利于个人功利而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要形成一种敢于讲真话的良好风气,让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无法立足”。

  ……

  据说,马德的“廉政语录”远不止这些,如果稍加整理,足可以编辑成册、成书。假如不是在一起银行信贷案件中发现他大肆受贿卖官的线索,他不仅可能在仕途上依然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而且,这些铿锵悦耳、掷地有声的“廉政格言”,说不定还会被一些好事的官员制作成“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读本》而“留芳百世”呢!可喜的是,黑幕终于被揭开。他这些年来绞尽脑汁耍弄的这些政治骗术彻底破产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他在一个贫困地区创下了住院一周受贿240多万元的丑恶记录,是一位典型的“卖官暴发户”。前不久,法院依法判处他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个震惊全国的数额特别巨大、手段特别恶劣、涉案人数特别多的“卖官案”,终于画上了句号。但因此而产生的恶劣影响,却远远没有消失。马德的罪恶行径和他的“廉政格言”,黑白颠倒,对比鲜明,已成为当前官场中一道“黑色风景线”。它表明腐败在极个别地区和单位、在极少数官员身上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腐败分子越来越隐蔽,越来越狡猾,越来越愚蠢,也越来越滑稽可笑,令人嗤之以鼻。如果认真去研究研究,一定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它起码可以告诉我们:切不可被假象所迷惑。对一些好说漂亮话、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干了什么;不仅要留心他在“人前”的言行,更要关注他在“背后”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德这条政治变色龙已成为我们进行廉政教育的反面教员,他的这些用谎言编造的“廉政格言”,也是一份难得的“教材”。说实在话,马德让我长学问了。为了研究马德和他的“廉政格言”,我还真翻了不少书,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发现像马德这样“满口清正廉洁,一肚子苟腻肮脏”的官僚并不是个别现象。在中国历代官场上,变色龙并不少见。不少人纱帽变大后,总要信誓旦旦,声言要勤政为民;而私下里却蝇营狗苟,不择手段地弄权,渔色渔利。我去过两次西安,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流连在那块名叫《官箴》的石碑前,反复阅读碑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短短36个字,字字矶珠,言简意赅,语近旨远,警世醒人,颇堪回味,历来被仁人智士视为圭臬。据史载,这一奇文原为明代山东巡抚年富所作。明史说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为后世景仰”。到了清朝,颜希深、颜检、颜伯涛祖孙三代,先后任尚书、巡抚、总督,为表明自己的“廉洁”,分别在山东、浙江、陕西任上将年氏《官箴》刻石立碑。因从未介绍出处,人皆误以为这是颜家自立的官箴。西安碑林的这块碑,就是清道光四年(1824)西安令张聪贤受陕西延绥道台颜伯涛之托摹刻的。此公立了这副“官箴”,意在借奇文以自树,欺世盗名。但是屎就一定要自暴其臭,做了贪官,不管用什么东西也藏不住自己的狐狸尾巴。据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颜伯涛后来做到了闽浙总督。他在任上,恰逢英人入侵。英国人放了几炮,他就吓得屁滚尿流,狼狈而逃,搞得道光皇帝非常恼火,将他革职还乡。

  在中国历史上,这类“假廉成贪、内险外仁”的贪官污吏不胜枚举。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论贪污》一文中指出:“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很痛心地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新社会是从旧社会脱胎而出的,它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旧社会的烙印,腐败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年,随着反腐败斗争力度的加强和斗争的深入,大大小小的贪官中箭落马者数以万计。他们不但在贪婪本质上与历代贪官是一致的,而且在作秀手法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年来,从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到肖正新、胡建学,我已不止一次读过这样的“廉政格言”,总的感觉是一个比一个更加不择手段,更加不知廉耻。有的活像一幕自编自演的讽刺剧,机关算尽,丑态百出,令人啼笑皆非。最近,海南省挖出了一起买官卖官的“窝案”。除海南省的两任工商局长外,还涉及全省8个市县的工商局长。在调查中,办案人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10个贪官,每个都是“集多顶荣誉高帽于一身”。以屯昌县原工商局长吴岩为例,他不仅于1996年就当上了“海南省十佳公仆”,而且于1997年4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10月,获得了人事部授予的“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又于2000年12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他的几个贪官,手里也都有几十份甚至上百份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如果把他们这些年在各种场合作出的那些信誓旦旦的“廉政语录”集中起来,那个不是洋洋万言呀!原四川省交通厅长刘中山,在本地以“清政廉洁”著称,他逢会必讲反腐倡廉,而且“身体力行”。有几次他让门卫把前来行贿者轰出大门,一时传为“佳话”。可是,就是这位“公正廉明”的交通厅长,与人合谋,仅一项就贪污1000万元。“生命是党给的,我要拼命给党干!”这是河南省某市原地税局副局长卫某的铮铮誓言。他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时,反映他“廉洁”事迹的小品正在巡回演出中。这可以称得上最幽默的小品。河南省接连有三任交通厅长“前赴后继”,一个紧随一个堕落,而且一个比一个贪,而这三任厅长都是说大话的高手。首任厅长曾锦城不管大会小会,总是信誓旦旦,表示要廉洁奉公,还举出自己一个拒贿的例子:“一个副市长给我送一万元,我非常生气,骂他说,我就值一万元?”于是,“我就值一万元吗”成了当地百姓的流行常用语了。第二任厅长张坤桐上任伊始,就提出一句他原创的名言:“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此句比上任厅长的名句更有文采更有力度。他每次下基层视察,临返回时总要打开坐车的后备厢,检查是否有礼品。他说:这不是礼品,而是糖衣炮弹;不是给我补身子,而是挖陷阱。不过,他很快心甘情愿地钻进“陷阱”。他在任职期间,挪用公款10万元人民币,收受他人贿赂款物68万元人民币、4万美元。第三任交通厅长石发亮的名言是:“一个‘廉’字值千金”,附带两条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项不上。但没多久,他就做了一笔大交易。一个价值6400万元人民币的高速公路标段中标后,开价的回扣是400万元,结果他同样身败名裂。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在位时常对媒体说的一句话是“千好万好不如人民说好,金奖银奖不如人民夸奖”……

  这样的例子写不尽说不完呀!它们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反腐败斗争越抓越紧的情势之下,贪官们想要蒙混过关,手法必然更为隐蔽,更具有欺骗性。做了婊子就不得不靠树假牌坊来掩盖其丑恶的嘴脸。于是他们像变色龙一样与时俱变,施出各种以假乱真的伎俩。但再狡猾也会留下蛛丝马迹。所以,我们只要擦亮眼睛,密切关注其动向,就不会被假话假象所蒙蔽,他们隐藏得再深,也迟早要被挖出来。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离开了严格、完善的监督制度,任何一位官员都可能台上是人,台下是鬼,当面清正廉洁,背后贪污腐败。这种官员的虚伪性,绝不是个别现象,它揭示了官场一种规律——权力一旦不能被有效监督,必然成为官员牟取私利的工具。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要抓住各种各样的贪污腐败官员,而是要彻底改变这种规律,建立起新的官场生态规则。这就是我们从这份“教材”中得到的启示。


上一条: 《啄木鸟之歌》题记
下一条: “官太太”当学乐羊子妻读李春平的小说《我男人是县长》有感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