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推行村务公开鉴定制度扫描
打印

  

    日前,在商州区麻池河乡峪明村村务公开栏前,许多村民围在刚贴出的地膜玉米补贴资金和农村低保户花名册前七嘴八舌地议论:“补贴到位了,低保户也名副其实了,好啊!”“如今村上大事小情

    按时公开,让我们心里再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了!”这些被群众称道的

    改变,都是村务公开鉴定制度带来的新气象。

    一张表,体现透明度。2009年初,商州区418个村全面选举产生了村(居)民监督委员会,明确了13项职权,并按照有关要求规范运行。然而,面对一些村里出现的开会“一言堂”、定事“一句话”、花钱“一支笔”、“两委会”干部刻意拒绝和回避监督现象,监委会出现了不会监督、不能监督,甚至不敢监督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商州区纪委提出推行村务公开鉴定制度的设想,决定把村务公开鉴定作为监委会发挥职能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由监委会对村级事务是否公开进行鉴定,实现村级班子“三委会”互相监督制衡的工作格局。2010年5月,商州区委、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区全面开展村务公开鉴定工作。区纪委、监察局又对村务公开鉴定的范围、程序、时限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并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使42个乡镇和涉农部门全部推行了村务公开鉴定制度。

   一枚章,替群众监督。商州区纪委规定:没有进行村务公开鉴定的村级上报审批事项和财务支出事项,乡镇或有关部门不得转报、审批和报账;未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没有进行公开鉴定的村级决策重大事项,乡镇不得备案。对于需要鉴定的事项,村委会在实施村务公开前以书面形式向村监委会出具公开鉴定申请表,受理鉴定申请后,监委会在5日内对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限等进行核实,并收集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建议,监委会议通过后由监委会主任签字盖章并向村委会反馈结果,同时监督村委会对需要调整的村务安排及公开事项执行到位。目前,乡镇和区直部门共运用村务公开鉴定结果1876件次,否决35件次。     

    一举措,管理更民主。为确保村务公开扎实开展,商州区统一对村务公开阵地建设提出要求,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高标准修缮村务公开栏529处,并全面推行广播宣传和“明白卡”等公开方式,把涉及农民利益的法规政策、办事程序、涉农收费事项与价格、项目资金和物资等及时公开,既扩大群众知情权,又深化了监督权。同时,广泛设立“村民纳谏意见箱”418个,采取电话询问、上门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1850条、整改落实1280条,并补充完善了《商州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责任追究办法》。村务公开鉴定推行以来,在商州全区农村初步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框架,使村民自治框架内的村民权益自我保障机制得到有效落实。两年多来,通过对村务公开内容的审核备案,共鉴定涉及资金1.47亿元的村务1972件次,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使群众清楚、干部清白,得到各界广泛肯定。

 


上一条: 宝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下一条: 陕西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