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以“两中心三制度”构建农村惩防体系
打印

 

    在构建农村惩防体系中,陕西省高陵县通过建立“两中心、三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监督,凸显有效作用。

    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下一服防治农村腐败顽疾的“对症药”。村级资金实行“双代管”(代管资金、代理记账),每笔账务发生时,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群众代表、村监会主任审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双审批,乡镇代理中心会计初审,中心主任终审四道防线才能入账;对于大额支出,须提请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再经以上程序后入账,从根本上防止了村干部胡支乱花集体资金的现象。村级事务实行“流程化”管理,规范财务审批、征地款发放等事务的办理程序、环节要求并上墙公示。同时,通过网站全程监控“三资”管理情况。既可对资产资源变动、费用超标、大额收支情况进行自动预警,又可对账务处理进行全程记录,避免各种违规操作发生。网站运行以来,提醒纠错不规范票据5张,拒付不合理开支7万余元。

    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开一辆便利群众办事的“直通车”。“不用东奔西跑,到了中心一站办好。”高陵在建成“让群众省时、省钱、省心”的党务政务超市(县党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打造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目前,共办理各类事项20余万件,从机制上防范了干部的“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 
    推行网络化监督制度,设一架防控“村官”岗位风险的“显微镜”。为了给群众监督“村官”创造条件,高陵开通了全省首家监督网站——阳光惠民网。通过“没有门槛、没有上下班时间、不会给群众脸色”的公开平台,把监督的权利交给群众。网站开通以来,已受理群众举报村组干部挤占挪用惠民补贴、民政救济款等违纪行为5起,3名村干部被诫勉谈话,2人被撤职。

    推行“双诺、双示、双述、双评”制度,戴一副把脉“村官”认真履职的“听诊器”。“双诺、双示”就是每年村“两委”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人,分别向乡(镇)党委和村民代表作出承诺,并在乡、村两级公开栏公示。“双述、双评”,即村“两委”领导将承诺完成情况向村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述职并现场接受评议。该制度实施以来,440余名村干部承诺的670余项工作目前已完成629项,完成率达到95%。在推行“双诺、双示、双述、双评”制度过程中,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干部关爱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村支书被组织部门提拔任用,22名村干部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劳模,3名村干部因评议不合格被撤换。

    推行“纪检监察信息员制度”,安一个预防“村官”腐败的“报警铃”。由村监会主任兼任“县纪检监察信息员”,信息员收集的廉情直报县、乡纪委,简单问题由乡(镇) 2日内解决,复杂问题要求10日内有结果。“纪检监察信息员制度”做到了“四个第一”,即农村各类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快速上报、村干部违规办事及腐败问题第一时间快速查处、影响稳定的信访问题第一时间快速处置、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快速解决。实现了“三个不出”,即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乡、较大问题不出县。目前,通过该制度共收集上报信息1216条,其中廉情信息78条,调查核实42条,发现案件线索11件,立案查处6件。

 


上一条: 渭滨开展廉政春联进社区活动
下一条: 陕西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