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不摘” 陕西故事多
打印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然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陕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不断加强对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不摘”情况的监督检查等措施,推动高质量脱贫、高质量摘帽、可持续发展。

渭南市蒲城县党睦镇沙坡头村田间地头泛绿的蔬菜,在冬日里格外喜人。贾佳 摄

7900亩地和不断修葺的灌溉渠

“你看这雪下的,明年又是个好收成。”2020年初冬,在蒲城县沙坡头村的地头,看着泛绿的小麦,渭南市纪委监委驻村第一书记郭武超高兴地对记者说。

从脏乱差贫困村变成乡风文明四星级村庄;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多元到突破万元; 村里建起5间酥梨贮存冷库,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益;2016年退出贫困村,2020年最后一户贫困户也脱贫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沙坡头这个嵌在关中平原上的小村庄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然而,沙坡头村的改变远不止这些,郭武超口中的新变化也不只是这些。

“都吃都吃,你们快尝尝,我家地里的梨,甜得很。去年可是赶上好收成了,11月底光卖梨就有2万多元收入,还有8000 斤藏着没卖。”沙坡头村九组村民李长远忙前忙后地把梨递到大家手里,咧开嘴笑着,“我家梨园子地势高,浇地难得很,以前那坏坏渠都没法抽水。如今这渠修好了,阀门一开水哗哗流到地里,浇得快还浇得足,这回可把大事解决了。”

在沙坡头村人看来,修渠就是大事。有了这条渠,村民增收致富在望。

作为土地资源禀赋好的农业村,沙坡头村有耕地面积7900亩,盛产酥梨和葡萄,仅这两样的种植面积就占全村耕地面积的近一半,也正因此,沙坡头村人对这片土地格外稀罕。村民把希望寄托于7900亩耕地,而这片耕地的命脉就来自于水。

这片土地能种出酥梨和葡萄,也能种出脱贫村的新希望。对此,郭武超和村干部都信心满满。2017年5月,郭武超来到沙坡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那一年,是沙坡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后的第一年。

“郭书记,我们两年多没浇地了,你说咋办?”2017年9月的一天中午,沙坡头村村民找郭武超反映问题。“村里最早修有内渠引水,内渠是土渠,村民把内渠平了栽上梨树,无法引水就把水泥渠打烂。”沙坡头村村干部解释。

在纪检干部的监督下,当地镇村两级把修水渠作为重点民生项目连年推进,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争取专项资金30万元,修水渠3公里;2018年修水渠近3公里;2019年修水渠2公里;2020年争取资金49.1万元,修水渠2.6公里。从2017 年到2020年,沙坡头村修的水渠累计超过10公里。

这几年,每到10月前后, 沙坡头村人一看见村干部来来回回在田边走,就知道村里又要修渠了。“修渠好啊,渠修好了地就能按时浇了。水能浇到地头,灌溉效率自然会提高,水费也能降低。2019 年,村里每亩小麦能增产30%,村民心里乐开了花。”沙坡头村党支部书记王仲华说。

“还要修,农闲时还想修渠。”郭武超说,“小康路上需要可持续。即便已经脱贫,但帮扶不能停,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加大力度,对脱贫户的政策扶持、各项措施的监管都要加大力度。”

这渠要继续修好,管好修渠的钱是关键。

在村一级,村监委会对涉及扶贫项目资金问题的监管尤为重要。“2020年修渠时,施工队给出的预决算数据相差2000元,他们就想方设法多要这2000元。当我们发现这个情况后,就带着村干部一米一米测量,按照决算进行支付,坚决防止项目资金使用中出现一丝一毫的问题。”沙坡头村监委会主任黄启轮说。

说话间,村民李长远已骑行在村道中,穿过一片片梨园,身后溅起了小泥点。“忘不了故乡,年年梨花放,染满了山岗我的小村庄……”想必,等到来年梨花开满田间的时候,沙坡头村又是一番好光景。

汉阴县双河口镇移民搬迁安置点让 150 余户居民住上了宽敞、安全、环境优美的住房。陈明 摄

精准帮扶和眼睛里的光芒

在安康市旬阳县,有很多地名以河流命名,很多人家也离河不远。

雷万宏的家也不例外。沿着神河边的公路,就能走到雷万宏家。而这段路,对于旬阳县神河镇王义沟社区第一书记向山地和赴神河镇明察暗访组组长李大省来说再熟悉不过。

“老乡,包扶干部来家里看您吗?现在还有啥要帮忙的?”李大省来到雷万宏家,四处打量着。

“来,他们常来,给讲政策,还问家里有啥困难。”雷万宏略显踌躇,“因为疫情,家里收入减少了,儿子还在上学,负担比往年重了些。”

“最近咋没出去务工?”李大省继续追问。

“没,没去,最近不去了。”雷万宏的眼神有些躲闪。

这几年,雷万宏务工赚钱,孩子们在外工作、上学,虽然妻子患有慢性病,但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安稳舒心,生活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雷万宏家早在2016年已经脱贫,神河镇王义沟社区也在2019年脱贫退出了。”向山地说。这里所属的秦巴山区,河流纵横,山大沟深,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陕西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旬阳县纪委监委坚持监督“探头”下移,不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靶向聚焦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尤其在2020年,旬阳县纪委监委把对“四不摘”的监督检查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督工作,成立了脱贫攻坚政治监督明察暗访组,采取不打招呼、直奔一线的方式,到村民家中开展常态化走访,紧盯“四不摘”落实情况。

也正是在明察暗访中,李大省发现了雷万宏的局促不安。

“山地,雷万宏家有情况,存在返贫风险。我一会去办公室找你,你一定等着我。”李大省急忙拨通向山地的电话,“雷万宏前阵子在县医院检查出患了大病,眼下医药费没着落,他还不能出去务工,全家人断了经济来源。”

旬阳县纪委监委明察暗访组及时向王义沟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反馈情况,并督促迅速落实。随后,王义沟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立即进行精准帮扶,帮雷万宏申请临时救助,并及时将其纳入农村低保。

“雷万宏啊,你的自立自强让人感动。李大省一再追问起,你才说,跟我们有啥不能说的,差点把病耽误了。现在你就安心看病,好好养身子。”向山地边打电话边往雷万宏家走。

“我说啥也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等小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不再要政策帮扶了,不要了不要了……”雷万宏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安康市旬阳县神河镇王义沟社区的家中,村民雷万宏和老伴边烤火边看电视。贾佳 摄

产业发展和撸起袖子的干劲

白云生处有人家。秦巴山区的山涧蒸腾着雾气,景致迷人。与雷万宏不同,余跃文把家安在了半山坡的平地上,站在家门口就仿佛钻进山岭间氤氲的雾气中。

“好几年前村上帮我建起这个养鸡场,到现在还在帮。鸡子都在后院跑着呢。”来到安康市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见到余跃文时,他正拎着一篮子鸡蛋走过来,“我忙得过来,越忙越好。政府帮助咱,咱得有干劲,不能往后溜。”

2017年脱贫后的余跃文, 家里除了发展林下养鸡,还养了5头猪,种了3 亩玉米和4亩水稻。2020 年,余跃文家的纯收入有四五万元。

“你勤快,我们得多帮。今年你家这鸡一只还会补贴10元,自主发展产业奖补5000元、纳入光伏产业分红3000元等政策都还有,你就铆足劲好好干。”说话间,三柳村监委会主任徐远才从余跃文家的后院喂完鸡走出来。

汉阴县,只是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监督、着力稳定现有帮扶政策的一个缩影。

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和平村第一书记赵栋和村党支部书记曹红军也没松劲,一门心思考虑如何带领村民走向小康,忙着为村里发展产业寻路径。

“曹书记,我想再弄个家庭养殖,你看能成不?”在和平村村委会办公室门口,村民惠会娟吞吞吐吐地跟曹红军提起自己的想法。

“当然能成,全力支持。是养鸡还是喂猪, 下午咱仔细商量下具体怎么弄,我也寻思寻思。”

曾经日子过得紧巴的惠会娟,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已于2020年脱贫。惠会娟这次找上门,就是想让村党支部书记出谋划策,看能不能多条致富的路子。

“以前的村党支部书记出了问题被纪委查处,对我们触动很大。村干部现在都以案为鉴,对村民的事不敢有半点松劲和马虎。”在曹红军看来,要把扶贫工作做好,就要按照上级要求,帮扶不能撤。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参与分红的村民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但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盯紧扶贫的钱和事,把钱用在实事上。

此时,和平村第一书记赵栋正在市里为村上争取着帮扶资金。“虽然脱贫了,但我们不会撤。在保持原有政策不脱钩的情况下,还会继续大力发展产业。”赵栋说,“上次你们来看的养猪场现在都建好了,很快就投用了。现在,村上又运营鸡蛋包装加工车间,两年内还将引进铝制门窗加工厂及养殖小区衍生的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等产业。”

正如赵栋在驻村工作日记中所写的:脱贫只是第一步,我们要看到阡陌纵横,更要看到乡村振兴。

安康市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村民余跃文家的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2020年,他家的纯收入有四五万元。贾佳 摄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