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舌尖上的腐败
打印

1700多万吨这个数字,来源于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每年的餐桌食物浪费量高达1700多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数字惊人。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餐饮浪费平时并不鲜见,于普通百姓而言,体现的是生活习惯和个人品性,就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则体现思想觉悟和作风操守。

岁末年初,记者走访了多家机关单位食堂和提供公务用餐的宾馆饭店,直击公职人员就餐情况,实地调查机关食堂和会务用餐是否执行厉行节约的要求,有无餐饮浪费现象。经过走访发现,多数机关食堂就餐者都积极践行“光盘行动”,但在一些宾馆饭店的公务用餐环节,仍存在浪费现象。

餐饮浪费在现实中常常与违规吃喝这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必须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切实堵住违规吃喝的“暗门”,彻底挤出奢靡浪费的“泡沫”。

机关食堂管理“紧” 会务用餐尺度“松”

2021年元旦,行走于西安的街市商场,天价节礼已难寻踪迹。过节看不到大吃大喝的豪华宴席,多半是一家人或是三两好友小聚,节日气氛更浓更淳。

在渭南市大荔县纪委监委机关食堂,每天供应三餐,菜品基本都是两荤一素一汤。“单位食堂里的原材料均按量采购,避免过多、过期等浪费现象。”食堂员工刘彩荣告诉记者,机关食堂自从实施“廉政灶”制度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厨师每次打菜的量不多,不够可以再添。

省去喝酒的应酬,加上饭菜可口,在单位的干部职工基本上都选择在机关食堂就餐。在随后的采访中, “廉政灶”旁的宣传画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画面上只有一杯清水,下面写着六个字“越清廉,越轻松”。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机关单位必须要走在前、做表率。”大荔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郑剑锋对记者说,“廉政灶”制度实施以来非常受欢迎,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在基层正风反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省级某机关食堂,进门便可看到悬挂于墙上的“米粒虽小犹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呼吁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的宣传标语。在自助选餐区,回锅肉、西蓝花、番茄炒蛋……各菜品由大小不一的碗盛装好,用餐人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大份或小份。工作人员介绍,该食堂每天中午有200多人前来就餐,食堂每天会根据平时的平均用餐量估算需准备的菜量,同时实施“小锅快炒”,餐厨垃圾大幅减少。

在餐具回收区,记者的观察也印证了这一点。回收的每个餐盘里,大多只有3到4个菜碟,这些碟子里除了少量残余的菜汁,未见大量的剩菜,米饭也基本没有剩余。

墙上粘贴公益标语、餐桌设置提示牌……1月6日午餐时间,在西安市临潼区某机关食堂里,员工们有序排队打饭。“麻烦少给我打一点饭菜,如果不够我再来添。”一位前来就餐的职工说。吃完饭后,他还获得了一盒酸奶作为“光盘”奖励。

相比机关食堂内的情况,公务用餐情况又是怎样呢?1月5日,一场公务会议在西安南郊的某宾馆举行,午餐为自助餐。中午12时30分,记者在就餐区域随机走访查看,“不剩菜,不剩饭,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等海报、标语被张贴在饭店最显眼的位置,像“反对浪费,对得起胃”“光盘子,真‘面子’”“啃得光,才更香”等新式标语入脑入心。

据记者观察,在食客起身离开后留下的13个餐盘内,一个餐盘是光盘状态,其余餐盘或多或少都有食物剩余。剩余食物主要是肉类菜品,比如土豆炖牛肉、魔芋烧鸭子等。还有一位食客点了一碗面,但是没有吃完,剩了大半碗留在桌上,面碗旁边还剩了半碗粥。

对此,一位正在收拾餐具的服务员告诉记者,这个餐厅主要是提供自助餐,可能大家都有多拿一点备用的心理习惯,所以食物吃不完的现象在这里比较常见,基本上大多数人都会剩一点食物在餐盘里,“我们能收拾到光盘的时候也有,但远不及有食物剩余的时候多。”

公款餐饮浪费行为 得到有效遏制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上,《“四风”曝光台》一栏严肃而醒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纠正“四风”上持续用力,“光盘行动”广泛开展,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人编造种种理由,搞变通打折扣。多位受访群众告诉记者,以公务接待不规范、财务报销不严格、违规吃喝为代表的“舌尖上的腐败”,超标准、超范围公务“盛宴”和铺张浪费公务“剩宴”等行为,在个别地方仍禁而未绝,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有的公职人员将就餐地点转移到偏远的餐馆、农家乐,或者躲进高档小区、写字楼吃“一桌餐”,以此逃避监督;有的人不吃公款吃老板,这种饭局的结果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记者梳理相关数据时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问题6000余起。这其中,不乏向管理服务对象伸手“要饭吃”的案例。

事实上,社交聚餐作为一种正常的消费而言并没有错,但是消费与浪费有本质上的不同。促消费是鼓励群众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浪费却是对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以消费之名行浪费之实,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带来的餐饮浪费之风,不仅违背了我们党长期以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更污染了政治生态,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成为利益输送、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的温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永远没有休止符,任何时候强调都不过时。

反对“舌尖上的腐败”,正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应有之义。2013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反对浪费的要求上升为党内法规,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

针对餐饮环节的食物浪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批示。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加强监督执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要求,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紧盯各级领导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等重点对象,紧盯公务活动用餐、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重点场所,围绕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开展精准监督、创新监督,狠刹奢侈浪费歪风。

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杜西峰认为,党和政府一边加快发展经济,一边注重节约、反对浪费,带头过“紧日子”,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不能丢。“厉行节约是大势所趋,我们提倡餐饮企业加快转型,通过将大盘菜改成小份菜,或者分餐位上菜等形式适应时代需求。”

建立长效机制 立规明矩织密制度之笼

“像平时这种公务接待,剩菜剩饭多不多呢?”这是近日西安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组织的一次例行监督检查,监督的重点是公务接待中的餐饮浪费。

围绕宣传教育、食堂运营、公务接待等环节,从2020年9月开始,西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检查、查阅资料等方法,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严防浪费行为。记者走访时发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节约理念贯穿到食堂就餐、日常接待、会议培训等各个方面,成为不少地方的举措。西安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明确了市政府机关餐厅检查考核标准、人员日常就餐基本要求、单位接待用餐标准及就餐原则,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下,建立了完善的机关餐厅服务保障工作制度。

石泉县某机关食堂干部职工正在用餐。李苗 摄

渭南市大荔县纪委监委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方面,强化日常监督,通过“六倡导、六反对、六严查”向全县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动员群众对存在餐饮浪费现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对反映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的行为快查快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六倡导、六反对、六严查”措施中,公务活动、日常接待被放在首位,同时还涵盖了各类聚会、餐饮消费、个人用餐和婚丧喜庆等内容。“公务活动倡导‘从严从简’,日常接待倡导‘务实节俭’。”大荔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余建民告诉记者,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党的作风建设是第一要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能有效带动社会风气的净化,培育健康向上的饮食文明风尚。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晓勇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制度相继出台,立规明矩,为公务接待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吃喝歪风、铺张浪费等现象明显减少,权力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大大提高了。

王晓勇坦言,现在还有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把“饭桌危害”看得太轻,把吃喝宴请看作是礼尚往来的日常活动,即便心里觉得不合适,顶多视为道德层面、精神层面的问题,殊不知“端起酒杯,忘记口碑”。实践证明,被查处的很多领导干部就是从吃喝开始逐渐腐化变质,直至滑向腐败的深渊,最终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带坏社会风气、伤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始终绷紧作风建设之弦,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王晓勇认为,只有把“纠吃喝、刹浪费”放在抓党风政风的高度来认识,纳入整顿党风政风的体系中来解决,才能取得实效。另外,要创新监督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法,借助各类消费记录平台、税控电子信息平台等载体,拓展监督之“眼”,让党员干部知止知畏。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