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们的“小目标”
——记脱贫攻坚一线的陕西纪检监察干部
打印

当历史来到21世纪的第20个年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被历史性地画上句号。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陕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精准科学、务实笃行的精神,展现出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形象。他们把理想和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的奋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燃起一把火,撑起一片天,以尺寸之力积千秋之功,温暖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守护着我们可爱的家乡。

2021年新年伊始,记者深入陕北、关中、陕南3地,对话脱贫攻坚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倾听他们的所盼所思。

簸箕庄来了“虎书记”

苞谷糁是一早起来熬好的,搁在炉子上热了热,再兑点开水,午饭就算是解决了。

如何打发一日三餐,曾是困扰任虎林很久的问题。在家时,他偶尔下厨。但在驻村扶贫6年的时间里,几乎每顿饭都得他来操持。他酷爱吃臊子面,起初因为买不到擀面杖,只能吃泡面解馋。

出宝鸡市,上蟠龙塬,过贾村镇,翻过好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了簸箕庄村。这个村子因地形而得名,夹在渭北旱塬的丘陵沟壑中,坡大沟深,很少有连片的平地,荒草和不成材的树木恣意生长。都说靠山吃山,但簸箕庄村却被山困住了。

对于陈仓区纪委监委而言,簸箕庄村是相隔40多公里的特殊“亲戚”。2015年8月,50岁的任虎林被陈仓区纪委监委选派到簸箕庄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任虎林的到来,在村里引发了不少的关注,“虎书记”的叫法不胫而走。任虎林并不介意这个叫法,他甚至和村民们开玩笑说,“虎书记”就是来“啃硬骨头”的。

62岁的张应生是簸箕庄村的养殖大户,他和任虎林(右)商量着下一步产业发展规划。宋雨 摄

这块“硬骨头”,先从吃水难开始“啃”起。簸箕庄村的8个村民小组中,有4个位于北侧的半山坳上,因为缺少水源,饮水更多得“看天”。一到夏天,村民们只能套着架子车到邻村“借水”,养殖和灌溉更成了一种奢望。

其余的4个村民小组,水源也并不充足。村里有条斯文河,秋冬河道枯竭,大家只能靠自发修建的机井、浅水井取水。2016年腊月,河道被大雪冰封,眼瞅着村里就要断水了,任虎林向陈仓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蒙科建求助,“蒙书记,吃水的问题一刻都等不了了。”

放下电话的蒙科建立即赶往簸箕庄村。路上,他给水利部门打电话协调应急预案,“备一台拉水车,做好应急供水,再请技术人员尽快来村里看看,我们一起想办法。”事实上,蒙科建早已开始思考更长远的计划,“需要统筹考虑吃水难、饮水安全、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全链条规划,一体实施。”蒙科建告诉记者,“群众对纪检监察干部还是非常信赖的,我们必须拿出实打实、硬碰硬的作风,到最吃劲的地方去。”

后来,让大家虚惊一场的“断水”没有发生。春节刚过,在陈仓区纪委监委的牵头下,任虎林与簸箕庄村的村干部经过实地勘察、走访论证,将斯文河作为水源地,同时在簸箕庄村最南头修建蓄水池、浅水井、水泵站,架设近5公里的供水管道,更换整个饮水管网,一场造福村民的自来水入户引水工程启动了。

整个工程于2017年底竣工,先后共投资117 万元。“过去,一盆洗脸水,全家人轮流用 ,洗完脸再洗脚洗衣服。现在,这个难题被‘虎书记’解决了。”62岁的村民张应生拧开家中的 水龙头,乐呵呵地接了一碗清水,“这口感,嫽咋咧!”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顾当前也要管长远。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成为摆在任虎林面前的又一块“硬骨头”。任虎林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他无意中看到关于韩城花椒的报道,当即剪下报纸,贴在日记本上。“不如尝试种花椒和柴胡。”这个思路,与陈仓区纪委监委统筹推进产业帮扶的方案不谋而合。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产业扶持资金的助力下,2750余公斤柴胡种子、4.5万株花椒苗木免费发到村民手中。同时,陈仓区纪委监委还与宝鸡博仁药业公司进行了洽谈,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式农业生产模式,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

从政策到组织,从思想到制度,从产业到特色,任虎林为簸箕庄村打造了一套环环相扣的脱贫方案。

2019年底,800余亩柴胡到了收获期,156户村民通过销售柴胡获得收入100余万元。“以前种小麦,一亩收入二三百元,现在种柴胡,一亩收入2000 元,这个账再清楚不过了。”53岁的村民曹广文对“虎书记”有了更深的认识,“‘虎书记’扶贫,如虎添翼。”

目前,簸箕庄村的柴胡种植达到1200余亩、花椒600亩,还建起了百亩水蜜桃种植园、百亩柴胡扶贫示范园。

6年驻村扶贫,任虎林很少回家。他心里还酝酿着更长远的计划,“要用‘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激发内生动力,让‘穷山沟’变成‘金窝窝’。”

“80后”书记的“造血”实验

洪水来了。狂风大作、雨如瓢泼,村里牧马河、沙河的水位直直地往上抬升,横亘在波涛尽头的堤坝,先是被破开一个窟窿,随即便轰隆一声塌了。

2019年8月9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向汉中市城固县袭来,位于县城南部山区的五堵镇高桥村,道路、桥梁、堤坝被冲毁,村子被洪水牢牢围住,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

转移被困群众、搬运救灾物资成为摆在屈鑫面前最棘手的事。天刚亮,他找来一根两米多长的竹竿,拄在手中,跳下河道,与村里的干部一道投入抗洪抢险中。这一天,距离他来高桥村担任第一书记,整整两年。

31岁的屈鑫曾在城固县纪委信访室工作。2017年8月9日,他成了全县最年轻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起初,当地的贫困情况对他来说只是一组印在纸上的数字。到村里任职后,他才有了切实的感知:经济发展严重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下,有的村民虽然外出打工挣钱盖了楼,可进到屋内,却看不到几件像样的家电。

到达高桥村的下午,屈鑫就深入村民家里了解情况。走进第一户村民家中时,他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一家人住在危房中,四面透风,简陋。脱贫攻坚时不我待,必须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这次走访,他前后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全村460户村民的情况被绘制成“贫困户分布图”,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被一一标注在图上。

山路太远,屈鑫时不时要去镇里和县城开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坚持吃住在村上,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干部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夜深了,他就在一间不足 10 平方米的宿舍里休息。

即便是放在城固县的行政版图上,高桥村也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位于巴山丘陵地带,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不但没有叫得响的产业,连一条像样的村组道路都没有。

摸清了贫困的底子,便要寻找脱贫的路子。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哪里?

“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屈鑫首先对自己和村干部提出工作要求,要沉下心来,把每项工作都做到位。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尊重,村里事务一起商量,指导督促认真履责,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战斗力体现在为百姓做实事上。在城固县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屈鑫带着村干部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到镇里、县里申请项目,先后投资150万元对所有村组道路进行硬化,投资45万元完成河堤砌护工程,投资8万元改造低压电网、更换变压器,投资45万元实施亮化工程……

没有脱贫产业,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山村产业少的问题,屈鑫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香菇种植和肉牛养殖,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动员,鼓励党员带头示范。

对接市场是实现贫困群众增收的关键环节。屈鑫想到了依托电商、微信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高桥村扶贫产品,构建“产销精准对接、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新格局。

屈鑫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的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做得不细致、缺乏耐心,和贫困群众有心理隔阂。只有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融化思想坚冰。只要功夫下得深,群众就能带得动。

春节临近,屈鑫(左)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了解新年的发展规划。宋雨 摄

村里的移民搬迁也印证了这一点。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搬,“我不愁吃不愁穿,瞎折腾啥?”慢慢的,屈鑫和驻村工作队员摸清了村民们的想法:其实大家最担心的是,搬出去后补贴补助都享受不到了,该怎么生活?

对症下药,屈鑫给村民们开出了“定心丸”:搬出去后补贴补助一分钱不会少,安置点务工机会多,村里的农活还可以照样干。如今,村里的牛厂和香菇厂均已对外承包,不仅可以吸 纳村民就地务工,村里收取的承包费还能给大家分红。香菇厂就地取材,从村民家中收购木材制作菌棒,充分发挥带贫益贫作用,让绿水青山变成最美的生产车间。

当年驻村扶贫时,屈鑫的儿子还不满1岁,小家伙刚学会叫爸爸。如今,儿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但父子俩能聚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

说不想家、不想儿子,这是假话。屈鑫明白,第一书记这个身份,是一份放不下的牵挂和责任。2019年,他被评为城固县道德模范、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他把自己穿西装领奖的照片发给了妻子和儿子。

儿子给屈鑫发了条语音:“爸爸,你啥时候回家,记得把奖状拿上哦。”

账本里的三个“小目标”

午后的阳光在寒风料峭的隆冬里显得格外珍贵。延安市黄龙县瓦子街镇蔡家川村,刚从县城回来的李信给两位坐在路边晒太阳的老人送来过年的春联。

“站在新起点,奔向新生活。”对联是李信请当地一位书法家写的,横批“再加把劲”四个字意味深长。从2015年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到现在,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村子已全面进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阶段。

2019年5月,31岁的李信被黄龙县纪委监委选派到蔡家川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我来时,全村虽然整村脱贫了,但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还存在一些亟 待解决的困难。”他向记者介绍,作为帮扶干部,既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还得给群众致富配备更多的“金钥匙”,“扶上马送一程,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发力乡村振兴。”

在掌握了全村基本情况后,李信和驻村第一书记商量,以“3年3个小目标”为突破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二者有效衔接。

第一个小目标被称为“打基础”:要在2019年底,实现村集体收入突破2万元。

蔡家川村位于黄龙县以北,201省道从村子穿过,虽然交通便利,但这里昼夜温差极大,传统的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无法种植,留守的村民们多数以种玉米为主。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在黄龙县纪委监委和瓦子街镇政府的协调下,村里决定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种植以甘蓝、大白菜为主的高山冷凉蔬菜,同时开发适宜种菜的耕地,发展大棚种植。

在对8户村民进行土地流转时,李信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即便是开出最优惠的条件——被流转土地的村民可以优先进行大棚种植,仍无济于事。

虽然碰了壁,但李信并不气馁,因为他心里十分明白,要想得到群众的信任,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干出实实在在的事情。李信反复做工作,宣传大棚种植的好处,同时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培训服务,这8户村民总算答应下来。43.4亩土地被成功流转后,建起了43座蔬菜大棚,村民们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尝试种茄子、豆角、西红柿等农作物。

大棚蔬菜很快成为蔡家川村一张崭新的名片,不仅弥补了周边市县的市场空缺,更重要的是,村民通过就近务工、产业升级、股金分红实现了“三个转变”:土地流转思想的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的转变、农民打工身份的转变。

每次走访,“账本”都是李信(右)随身要带的东西。宋雨 摄

2019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5万元,第一个“小目标”如期实现。“这种扶贫模式的附加效应将远远超过脱贫致富本身的意义。”李信高兴地说。

2020年,村里又建起了高山冷凉蔬菜基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45万元,长期以来困扰全村的产业发展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第二个“小目标”实现,整合、壮大村合作社,产业品牌特色初具雏形。

也是在这一年,村民吴贵生主动找到李信,“我想清楚了,给我也租个大棚,我也加入进来。”

李信随身携带的“账本”里,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每户村民家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他在排查走访中,对蓄水池渗漏、破损等问题迅速上报镇扶贫站,同时向帮扶部门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汇报,通过各方协调,维修渗漏破损蓄水池2座。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前屯居民点路灯需要更新换代问题和分界居民点暂无路灯的问题,在黄龙县纪委监委的努力下,为这两个居民点新装太阳能路灯22盏。同时,李信又与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共同商议,制定了蔡家川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制度,实现了村级基础设施建好、管好两个目标。

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时期已经来临。“只有我们替老百姓算账,老百姓才能认账!”对村子未来的发展,李信思路清晰:第三个“小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多元扶贫产业,扩大种植规模,让村民们参与到致富产业链中,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村民致富奔小康。如今,村里又建起了中蜂生态养殖基地,预计今年上半年就能投入使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