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命运的交响
打印

将个人的生命价值,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是微不足道的。但回首人生,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中国,我们的生命体验可谓是空前的、波澜壮阔的。

我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我们那个地方“红”得很早。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能从母亲口中听到一些红色歌谣。那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上学,但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首先是爷爷坚决反对:“祖坟里没有埋进念书的鬼!”他宁愿花30块大洋为年幼的我说一个媳妇,也不愿供我念书。但是,这个祖祖辈辈延续的旧观念,在一种无形却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下,逐步发生着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不断从城市传到乡村,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不仅念了书、上了小学,还在村里办起了扫盲班——将每天在学校里学到的汉字再教给村里的大人和娃娃。为此,当地政府还奖励了我们村一块黑板、一张课桌和六条长凳。

我的文学路是从“豆腐块”大小的通讯报道开始的。我这一辈子,只营务了一种叫“文学”的庄稼。

1962年我从延川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直接参加了工作,同时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1965年11月28日,我有幸去北京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大会全体代表。那年我25岁,是延川县贾家坪公社团委书记。作为一名出生于农村的基层干部,那种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会议结束后,我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顺口溜式的诗歌——《工农兵定弦我唱歌》。

自此,我就将文学创作视作自己一生的追求,《工农兵定弦我唱歌》也成为我文学创作的“初心”。

在陕北人的记忆中,有两件对陕北影响深远的大事:一件是陕甘边苏区的“闹红”;另一件是北京知青来到延安。

1935年,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从此,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东渡黄河,回望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陕北大地,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至今,陕北人民对那段党中央在延安的岁月,仍念念不忘。

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在知青与农民、城市与乡村、先进与落后、知识与愚昧的近距离碰撞与融合中,国情、民情、人情,这些抽象的概念,最终凝结成为具体的、理性化的认知,涌现出了一大批立志“改造中国”的优秀知青,在延川乡村生活了七年的习近平就是其中一位。

当年,青年习近平在延川掀起了一场“沼气革命”,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时任延川县知青专干、县委通讯组组长的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取火记》的长篇通讯报道,详细介绍了习近平建设推广沼气的先进事迹。

在与这些优秀青年相处的过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他们身上潜藏的巨大能量。

古老中国,历尽沧桑。共产党人,开天辟地。“红船”百年,承载了中华民族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

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人民,放眼世界,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政党的责任担当,更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智慧和善良。

建党百年,感慨万千。感恩我们无私的党,感恩我们勤劳的人民,感恩我们美好的生活!


上一条:面对这面旗帜
下一条:亲爱的党,我想对您说——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