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父亲离去已匆匆数年。这些年无数次在心里重温父亲的音容笑貌,为人处世,除了刻骨的思念,更是给我力量与指引。如一本珍藏的书籍,每次含泪翻阅,总有启迪与收获。
父亲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写满了艰辛与磨难,坚强与豁达,在儿女们心目中他是一个宽厚仁慈,刚强自立,乐善好施的好父亲。父亲走后,亲朋好友们对父亲最多的评价是“一个好人,一个能人”。
父亲出生在兵荒马乱的解放前夕,从小命运多舛,由伯父抚养,十四岁那年伯父去世,瘦弱的父亲砍柴卖柴埋葬了伯父,供自己上完初中。参加工作后,父亲自强好学,一边工作一边加强学习,在单位担任多年财务工作,从末出过一点小纰漏。改革开放初期,父亲远赴天津学习草编技术,回来亲自教学徒,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四十三岁那年的中秋节,父亲回乡帮母亲收秋,突发脑梗,这场病彻底地改写了父亲的人生。当时父亲是单位的负责人,家里的顶梁柱,兄弟姊妹的主心骨,四个末成年儿女的依靠。父亲不服输不认命的个性这时候又显露出来,在医院多次治疗之后仍落下偏瘫的后遗症,回家后父亲自学中医,熟读«本草纲目»«中医大典»,自己给自己开中药方,针灸。无论严寒酷暑,坚持每天凌晨起床锻练。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每天早上在我上学之前,父亲已经拄着拐杖在体育场跑了几圈了。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是强烈的责任感促使着父亲像一棵饱经风霜的大树,在风雨飘摇中努力为亲人为儿女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父亲自幼因家贫只读到初中毕业,但他爱好广泛,凡事肯钻研,精益求精。年轻时自学绘画、摄影,研究厨艺、中医,退休之后养鱼种花,上网炒股,样样都做得令人叹服。他还自学法律知识,多次为遇到官司的亲朋义务担任辨护律师。记得有一年元宵节,弟弟看到电视上的花灯很漂亮吵着要,但我们这小地方买不到,父亲便让我给他当帮手,边琢磨边制作,亲自给弟弟做了一个十分精巧漂亮的船型花灯,在小伙伴们艳羡的追随中,弟弟开心不已。在我们姐弟几个心目中,父亲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小到家里的大小家什修理,大到考取助理会计师,父亲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摸索、研究、学习,那一摞摞鲜红的证书是他拼搏一生的见证。
父亲排行老大,为人耽直,凡事总替他人着想。兄妹五人家里遇到事都要请父亲拿主意,老家的邻居来县城办事,都要来和父亲商议,父亲总是竭尽所能的去帮助。亲戚家修房,父亲主动借给自己省吃俭用的一点积蓄。朋友生病,父亲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仅有的几百块钱。而他却常和母亲在街上捡饮料瓶赚点买菜钱。逢年过节,我们姐妹几个要给父亲买点礼品,他却总是说;“把你们的日子过好,我啥都不需要”。父亲离世前,缠绵病榻一年多,忍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疼痛折磨,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咋不快点走呢,还要把娃们拖到啥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父亲总是先替别人考虑,这一生,父亲唯独苦了自己。
在和病魔斗争了二十多年以后,父亲终于累了,卸下肩上的重担!清贫一生的父亲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物质,但他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的品质已经融入我们姐弟几人的血液,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的精神品质也将在我们的儿女身上一脉相传。(洛南县城关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