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无形 真爱无声
打印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好家风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塑造着孩子的品格。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风是门楼上的“耕读传家”,还是春联上的“厚德载物”?没有人能精准的定义家风是什么。

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从小到大,父亲跟我和弟弟说过最多的话就是“吃亏是福”。我长大后,也牢牢记住了这句话,无论是上学还是参加工作,一直秉承着父亲的教诲,干工作兢兢业业,遇名利不争不抢,为而不争,尽力应对。懂得了“吃亏是福”,也就享受了“知足常乐”,所以在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也能过的怡然自得。我相信,家风是要传承的,今天的我一直在用同样的道理,教育和影响着我的儿子,在学校要学会礼让同学,做人不固执,遇事不争吵,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尽力帮助,很庆幸孩子虽然很小,已然萌发并非常认同“宽容”“友爱”“大度”等立身做人的优良品格。我把这些归结为我们家第一条家风:宽容大度。

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老人是家里活佛,这是父母常说的一句话。祖母今年80多岁了,跟我父母一起生活了将近40年,父母对祖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被传为十里八乡的一段佳话,在这种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对长辈很尊敬。成家后,即使爱人在部队,过年、过节、公婆家老人过生日,我都会准备好礼物,带着儿子与家人们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培养一个“有心”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永远都是身教重于言传。让我欣慰的是儿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懂得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孩子让座,过马路时会搀扶同样过马路的老人,在小区院子看见有小孩哭了,他都会主动上前问问。这是我们家第二条家风:尊老爱幼。

勤劳朴素是中国千万农民的标签,也是我父母身上最最突出的特征。父亲年轻的时候,无论是干农活还是在外打工,里里外外是一把好手;而母亲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总是早早起床为家人做好可口的早餐,最晚睡觉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上学的时候,父母就经常教育我和弟弟不和别人比吃穿,要比学习。在严父慈母的悉心教诲下,我们用功读书,考上大学,长大成人。现在我也成为一名母亲,儿子尚幼,读书苦读书累众所周知,但是跟孩子讲再多的道理他也未必能听懂,我只能告诉他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爸爸妈妈要努力工作、好好上班,小孩子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有一次跟儿子一起听《闻鸡起舞》的故事,小家伙告诉我,他以后周末再也不睡懒觉了,要闻鸡起舞多读书。对那么小孩子来说,牺牲周末的懒觉时间有点残酷,但我心里却是暖暖的,也许正是我早出晚归、努力工作的样子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孩子。我想这是我们家第三条家风:勤劳朴素。

小的时候,母亲告诉我衣服可以旧,但一定要穿的干净整洁才体面,后来上小学妈妈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撒谎,也不能拿别人,拿别人东西的孩子,手脚不干净!那时候懵懵懂懂的我只知道小孩子不能说假话,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地上捡到的一定要交给老师,而今天,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明白了干净,是做人最好的品质,而诚实的品质可以成就忠诚担当!作为母亲,我注重培养孩子追求真善美的能力,也告诉孩子美必须干干净净,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更是如此。有天晚上,给儿子整理书包时发现书包里多了一盒水彩笔,我问他哪里来的?他告诉我是在老师的桌兜里取的,他感觉像前两天自己丢的。我告诉儿子,不问自取视为偷,拿东西之前,必须要先征得主人同意,要不拿错了东西,跟偷是一样的,做人要诚实干净。这就是我们家第四条家风:诚实干净。

家风无形,真爱无声,家风体现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每天的一日三餐里、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间。家风立人,行胜于言,只要长辈先做到,晚辈不仅能做到而且一定会做得更好。我将以身作则,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为儿子树立一个好的家风。(千阳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


上一条:母爱伴我们前行
下一条:话说,家里有一块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