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馍“蒸”出幸福味
打印

4月22日走进雁塔路小学,4月28日走进大学南路小学朱雀分校,5月11日走进蓝田县汤峪镇,5月13日走进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月17日走进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翻看党亚贤的微信朋友圈,就会发现作为关中礼馍非遗传承人的她,今年真的很忙。忙着教孩子们做花馍,忙着为各类群体传授关中礼馍的制作技艺,忙到几乎没时间换衣服,每一张照片上的她都穿着同一件马甲。

花馍,也叫面花、礼馍,是民间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在陕西关中农村流传甚广。

来自陕西蒲城县苏坊镇的党亚贤,2010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岗位退休后便全身心投入到花馍的制作中,她的家人也因而变成了花馍的搬运工、摄影师……

“谁赢还不一定呢”

2017年春节期间,陕西广播电视台节目组来党亚贤家录节目,她母亲恰好也在。节目组提议让她们母女俩比赛做花馍,母亲打趣道:“谁赢还不一定呢!”

党亚贤的“花馍梦”就来自母亲的传承。她出生于1955年,“那个年代粮食比较稀缺,白面少,黑面多,母亲每次蒸馍都特意留点面,做成小鸟小鸡的模样,为了让我们多吃点。”党亚贤回忆说,母亲年轻时就心灵手巧,做的一手好饭和针线活,是关中礼馍第三代传承人。村上邻居谁家有事需要帮忙,都少不了她的身影。那时候母亲一边忙活,党亚贤就在一旁看,看着看着,花馍的样子就记在了心里,花馍的种子也在她心底悄悄发了芽。

党亚贤初中毕业后,想在家帮忙干农活,母亲坚决不同意。“一定要上学!”在母亲的坚持下,党亚贤1973年入党,并于1974年顺利考入西北大学数学系,1977年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一直干到退休。

从此党亚贤就与花馍基本“绝缘”了,只有在回老家蒲城时,才有空帮帮母亲,过把“花馍瘾”。直到2010年退休,党亚贤才“百分百”地投入到花馍的制作中。“一方面为实现儿时的梦想,一方面是觉得我有义务将花馍文化传承下去。”党亚贤说。

“教授级搬运工”

“老赵,把花馍放回原位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党亚贤口中的老赵,就是她的爱人赵金胜,退休前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副教授,退休后老赵有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花馍搬运工”。

2016年春节期间,党亚贤应邀在西安钟楼举办了一场名为“观味人生”的关中礼馍展。在这次展览中,101个花馍对应了从人之初、婚嫁娶到福禄寿等每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101个花馍准备了整整半年,老家的很多乡亲和身边的朋友都参与了花馍的制作。”党亚贤自豪地说,这场展览最终印成了画册,如今美国最大的巴诺书店,以及中亚一些国家的博物馆都有收藏。她还为此次展览撰写了“关中礼馍赋”。

布展当晚下着大雪,虽然活动方请了专业的搬运师傅,但要确保101个花馍完好无损,并且摆放准确无误,这工作量确实不小。“老赵跑前跑后,一直陪着大伙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党亚贤坦言,日常做花馍所用的材料大多需要网购,这搬上搬下的任务自然由老赵负责。“家里的纸箱基本上都是老赵扛上来的。”

除了“教授级搬运工”,党亚贤家还有一位“博士后摄影师”。儿子赵玺从美国博士后毕业后,回到西安交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赵玺不忘帮党亚贤给花馍拍照。如今,党亚贤的快手粉丝已有2000余人。“除了制作花馍,我更希望通过文字、镜头等多种方式来展现和唤起人们的花馍记忆,让花馍文化走进校园、社区,让更多人了解花馍文化。”党亚贤说。

和孙子互相“上课”

礼馍是指尖上的艺术,2017年春节,党亚贤携孙女“小蜜桃”参加了天津电视台的一档民俗类节目,专门介绍了关中礼馍。空闲时,她便带着孙女“小蜜桃”、孙子“小汽车”边做花馍,边讲花馍礼俗。“要把礼馍文化先在家庭传承下去。”

党亚贤介绍说,花馍都是酵面馍,仅发面酵子所用的“曲”,就需要制作49天。之后还要历经阴干、搅拌等多道工序。花馍的制作包括选材、拌面、揉面、捏形、醒馍、蒸制,要经过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所用到的工具有擀杖、剪刀、筷子、竹签、梳子等。党亚贤手中的花馍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花、鸟、鱼是绝对的C位。“绿色来自菠菜,黄色来自南瓜,紫色来自包菜和紫薯,红色则来自红曲米和火龙果……”党亚贤表示,花馍的五彩缤纷多来自蔬菜汁,可以放心食用。

给小孙子教完做花馍,就轮到小孙子给党亚贤和老赵“上课”了。“跟我读,大,一横一撇一捺……”这边小老师教得认真,那边老两口听得入神。

“千年古都在长安,二零二一聚西安。孔雀开屏迎盛会,百花争艳接健儿……”这是党亚贤为她所做的迎十四运花馍特意作的一首诗。事实上,党亚贤在制作每款花馍时,都会“量身定制”一首诗。

为庆祝建党百年,党亚贤连续十多日精心制做了一款约1米高的大花糕,“这是我们老两口作为老党员对党献上的一份心意!”党亚贤说。(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上一条:游泳池里拍全家福
下一条:心系秦腔家更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