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中的纪律故事】眼镜与廉心
打印

林伯渠使用过的一副眼镜。(照片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提供)

在西安市北新街中段东侧,有一片四合院式建筑,白墙青瓦、古朴雅致。1936年至1946年,中共中央在此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革命时期,这里为延安输送了成千上万爱国青年、抗日志士,被誉为“抗日桥梁”“红色驿站”。

1959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成立,馆内珍藏了首任中共中央驻陕代表林伯渠使用过的一副眼镜。细看这副圆框眼镜,镜框已经发黄,镜腿已经生锈,镜架中间的连接处也已断裂。与眼镜同时展出的还有林伯渠用过的眼镜盒,这个条纹布面的眼镜盒边缘已经严重磨损,露出了里面生锈的铁皮内壳。

说起这副眼镜和眼镜盒的“相遇”,还有一段故事。

1979年,林伯渠的警卫员杨首成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一个林伯渠使用过的眼镜盒,遗憾的是眼镜盒却是空的。

2015年重阳佳节,林伯渠的孙女林友群受邀来陕参加乙未年重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典礼结束后,林友群来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当她看到林伯渠的这个眼镜盒时,工作人员道出了纪念馆多年的心愿 — —为空置多年的眼镜盒搭配一副眼镜。

这时,林友群突然想起家里还有一副爷爷很早以前戴过的眼镜,虽然已经破损,但家里人一直视若珍宝,收藏至今。她答应回家和家人商量后,再给纪念馆答复。

几个月后,好消息传来,林友群和林伯渠的外孙齐放从北京来到西安,将这副眼镜捐给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弥补了纪念馆在文物展示中仅有眼镜盒而没有眼镜的缺憾。

眼镜和眼镜盒也分别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和二级革命文物。

断裂的眼镜、破损的眼镜盒,诉说着主人一生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

“满面春风,身上穿着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述林伯渠。

1937年8月至1940年10月,林伯渠作为首任中共中央驻陕代表,负责指导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各项工作。由于他身材高大,办事处发的军被他盖上就短一截。冬天睡觉时,为了防止脚露出来,他便用麻绳将被子的一端捆起来。会计室按规定每月给他5元钱津贴,他也只是签个字就让人把钱转到救亡室,用来给大家购买书籍和文化用品。在同志们眼里,林伯渠生活简朴、平易近人。

林伯渠的眼镜,跟着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积劳成疾的林伯渠还不断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下基层视察,他严格坚持不要搞组织迎送、不要影响工作、不要宴请送礼、不要生活特殊的“四不”准则,如有违背,他定会及时劝阻,对当事人予以严肃批评教育。

1960年5月,林伯渠因病去世,享年74岁。在林伯渠留下的一张张黑白照片里,他清瘦的脸上总是架着一副圆框眼镜。这副珍藏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眼镜,也将激励广大党员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党的好传统、好作风。



下一条:【党史中的廉洁故事】任弼时的“三怕”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