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何载在山西工作时的留影。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杜家凹村是“改革先锋”何载的故乡。
他在这里成长、求学,又从这里投奔延安、投身革命,成为党的高级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平反冤假错案,为广大干部投身改革开放热潮创造了条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人生暮年,何载出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他将大量心血倾注到党的扶贫工作中,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陈仓塬上有何载,风范依然照人清。
每逢佳节倍思亲 百岁未忘故乡人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颁发“改革先锋”奖章时,工作人员将坐着轮椅的何载推到主席台前,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一年,何载99岁。头发虽然全都白了,但精神依然矍铄,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笃定、坦荡和从容——置身于改革开放40年的坐标,观看风起潮涌逐浪,更让人感觉到时间沉甸甸的分量,给人以无限沉思与抵达辽远的力量。
作为当年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执行者,何载这个名字总是与那段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联系在一起。1979年,何载担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兼干部审查局局长,他既是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探索者,又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者。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非常复杂且影响面大。何载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建议。他还组织制定了检查验收标准,使一些漏掉的以及平反不彻底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人民日报》曾对何载推动平反冤假错案的事迹进行了报道,“遇到一些难办的案件,何载敢于担当负责,亲自出面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问题。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组织部推动平反纠正了一些全国有名的重大错案,何载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信念与初心面前,何载是忠实的践行者。
1919年出生的何载,因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而走上革命道路。他说自己参加革命,就是为了民主、自由和民族的复兴。走过百年人生的万水千山,对他来说,共产党员的信仰始终是风浪吹打不去的担当。
“平反冤假错案,是我们党的一项伟大工程。这说明我们党有胆识、勇气、魄力和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何载回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我自己蒙冤了21年,我特别能理解这些申诉同志所受的委屈和盼望平反的急切心情,我与他们感同身受。那段时间,面对雪片似的信件,我们夜以继日处理,每天吃住基本都在办公室,没下过楼。”
回顾往事,老人仍旧是那个铁骨铮铮的改革闯将,“必须使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案件得到合情合理的处理,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中冷暖,怕是只有饮水者自知。
2019年春节,何载迎来百岁寿辰。在给家乡人民的一封信中,他动情地写下“每逢佳节倍思亲,百岁未忘故乡人”,以此表达一位游子对故土的眷恋与感恩。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作人间照夜灯
退休后,何载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仍然关心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1992年,何载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此后8年,他先后深入全国18个贫困山区、500多个贫困县,走访了2000多个山村、上千户贫困户。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何载汇聚社会多方力量,举办中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班,不遗余力推动“东西部互助和干部交流”,这也为后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打下基础。
亲山亲水,念兹在兹。虽然远在北京,但何载仍十分关注家乡发展、关心家乡人民。
1997年,何载援建了故乡的杜家凹村小学。他还拿出自己的工资,在宝鸡市教育系统设立“何载奖学金”,资助上百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蒙受党和人民哺育多而贡献少。
2020年6月30日,“改革先锋何载事迹展”揭牌。整个展出分为“追求信仰”“改革先锋”“不忘初心”“情系乡梓”4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何载忠于人民、信念坚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改革先锋何载事迹展”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也激励着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对标先进中砥砺初心,在见贤思齐中践行使命。“‘改革先锋’的荣誉是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陈仓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何载身上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他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他之所以至今都能被家乡人感念,正是因为他拥有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高尚品格。他像一本教科书,给领导干部如何为官树立了学习标杆。
2019年,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30年之际,何载被授予“致敬三十年三十人——行动者”荣誉称号。然而,何载却不愿过多谈自己对扶贫事业的贡献,只强调扶贫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和社会性,以及“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这是何载留给扶贫工作的宝贵财富。
读书明理知廉耻 为官爱民当廉洁
在故乡,何载还有一个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容恭。容恭是何载的原名。投身革命后,他改随母姓,给自己取名“何载”,意指希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力拉车、负重前行。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载”这个字之于他,似乎再恰当不过。
杜家凹村容氏家族是以读书修身为荣的名门,重视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据《宝鸡县志》记载,明、清两代,容氏家族培养出2位进士、8位举人。至今,这里都流传着“走进杜家凹不要卖文”的说法,意指这里人才荟萃、文脉悠远、家风浩然。
何载小时候家庭非常贫困,靠父亲酿酒维生。父亲去世后,他先后在宝鸡、西安读书。“我们容氏家族的人有一个共识——再穷都要读书!”据容氏家族后人容应海介绍,容氏家族对于教育格外重视,认为接受良好教育是一个人修身、报国的头等大事,并形成了“读书明理知廉耻,为官爱民当廉洁”的家训。
这种开阔的视野和包容并蓄的胸怀不仅影响着容氏家族的子孙,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杜家凹村村民,成为这片土地的风骨和底蕴。杜家凹村曾立过23块石碑,记述容氏家族成员为官清廉、读书修身的故事。如今,在仅剩的5块石碑上,仍然能看到“忠信孝友”“读书明理”等字迹。
被容氏家族称为“大老爷”的容儒参加过辛亥革命,也曾参与修续《陕西通志》。1935年,容儒筹资在家乡建起小学并担任校长,亲自授课提倡新学。1957年,容儒把家中珍藏的367件文物、古籍和字画全部捐献给宝鸡市图书馆。“公与私、家与国,这在容氏家族是分得很清楚的,为大家不为小家,重修身不重修房。”容应海说。
今年,何载已经102岁高龄,他的事迹被口口相传,历久弥新。杜家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容惠斌说:“何载是在读书修身、谨守正道的门风礼法影响之下成长起来的,他守初心担使命,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品格与容氏家风密不可分,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我的八十年:难忘岁月》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年出版
《改革先锋风采录》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