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桥(小小说)
打印

县交通局局长郑风一上任就接到一个任务,修一座桥。

修桥容易,难的是选址。要修桥的这条河,流经两个村,一个山前村一个山后村。把桥建在山前村,山后村的人就得顺着盘山路绕行,上下一次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反之亦然。多年来,两个村的村民为了不绕路,都是乘木船过河,但也很不方便。县上多次想修桥,也考虑过把桥建在两个村之间的河段上,但那段河河面宽阔、水深浪急,建桥成本太高,于是这事就搁下了。

又要修桥的消息很快传开,两个村的村民都很兴奋,都希望把桥修到自家门口。

星期六一早,郑风家的门被敲开了,门口站着一个黝黑的年轻人。郑风刚想问,年轻人就开口说:“郑局长,我叫朱领,是山前村新上任的第一书记。也许您不认识我,但您一定认识我的母亲,她叫黄佩兰。”

黄佩兰,黄大夫,县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自己的救命恩人!郑风脑子里马上闪过一连串画面。有一年,郑风身染重疾,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他一度绝望,也不配合治疗,是黄大夫天天开导他、守护他,还亲自喂他吃药……郑风痊愈后,备下厚礼登门拜谢,在他心里黄大夫就是他的又一位母亲。黄大夫也很感动,但她指着自己和丈夫的合影说:“我爱人在部队带兵,有一年在抗洪救灾时牺牲了。他生前多次说过,我们不仅为人父母,更是党员,在儿子面前、在工作生活中都要做好榜样。所以,你要是真把我当成母亲,就没必要搞送礼这一套,因为母亲对每一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是不求回报的。”

那一次,郑风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暗自把黄大夫当成了心中的榜样。现在,黄佩兰的儿子、山前村的第一书记找上门来,让郑风感到既亲切又惶惑。

朱领走进门来,开始侃侃而谈。他说,山前村这两年变化很大,地下种葛根和白芍,地上种无花果和黄金果,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村早已脱贫奔小康。但村民们还想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好,很希望早日修一座桥,让乡村振兴这条路子越走越宽广。

朱领说罢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双手递到郑风手里说:“郑局,我刚当上第一书记,也希望像前任老支书那样,为村民多做些实事。我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后,让我来找您,她说您一定会帮助我的!”

朱领说完,也不管郑风是否同意,马上挥手告别,留下郑风捏着信封愣在原地……

星期天一早,郑风家的门又被敲开了,门口站着一个壮实的中年人。郑风刚想问,中年人就开口说:“郑局长,我叫廖得远,正准备在山后村投资建一个大型养猪场。也许您不认识我,但您一定认识王县长,我就是他招商来的。”

郑风想起来了,负责招商工作的王县长曾经关心过建桥的事情,说山后村地理位置特殊,已经有企业家打算投资搞现代农业,就等修一座连通两岸的“幸福桥”。郑风当时一个劲儿点头,发展山区农村产业,急需有胆识的企业家带动一方。像廖得远这样的企业家如果来投资,造福的可不仅仅是山后村,这个道理郑风当然懂。

廖得远走进门来,反手拉上门对郑风说:“郑局,不瞒您说,建养猪场只是权宜之计,山后村真正要发展,光靠养猪太慢,还得靠旅游,所以我打算多搞点游乐项目,把山后村建成挣钱快的娱乐村。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修一座桥,只要桥一通,将来一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廖得远说罢从包里摸出一个信封塞给郑风,凑近他说:“郑局,我来投资也不容易,我也希望为当地多做实事。王县长让我来找您,他说您一定会帮助我的!”

廖得远说完,也不管郑风是否同意,匆匆挥手告别,留下郑风捏着信封又一次愣在原地……

三个月后,交通局修桥的立项报告公布,桥建在山前村。同时,郑风向组织上交了两个信封。

第一个信封是朱领代表山前村全体村民写的信。信中说,这两年党的政策好,村民们都想为乡村振兴作贡献,考虑到县上资金困难,全村自愿筹措修桥资金,差额部分请交通局支持。总结起来,一句话:修一座桥,让大家共同致富。

第二个信封是廖得远留下的,里面是厚厚一沓现金……

其实,在廖得远走后不久,郑风就接到过两个电话。

一个是王县长打来的,他说:“如果有人利用投资,在项目上玩猫腻,企图短平快捞钱,不惜侵占本来就很有限的耕地资源搞旅游,甚至冒用领导的名义,动辄拿金钱开路,这样的投资,我们宁愿不要!这样的投资人,我们也不欢迎!”

另一个是黄大夫打来的,她在电话中叮嘱:“这个周末,我做些好吃的,你们都回来吃饭吧。但有句话我还是要说,你认我当母亲,我也是朱领的母亲,两个孩子在我心中的分量是一样的。山前村和山后村,就像一母所生的两个孩子,可不能偏心任何一个啊!”

郑风回道:“黄大夫,不,妈妈,您的话儿子明白。一个村修了桥,另一个村当然也不会落下,我们已经在着手制定第二座桥的修建计划了……”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