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背锅”的村支书
打印

老李在查看蜜蜂养殖情况。刘亮 摄

和老李相识,缘于5年前的一起案件。当年,我在翻阅一起涉黑案件卷宗时,发现犯罪嫌疑人董某在固关镇岔口村的废弃学校里,以每间100元的价格租用了 2间教室开设赌场,而租给他房子的人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随后我们分析研判线索时却发现,全县没有一个叫岔口村的地方,只有固关镇上岔村跟该村名相近。

依据董某的描述,我和同事前往固关镇。我们首先查看了上岔村那所废弃的小学,院子的环境和陈设跟董某的口供很相似。

比对完现场,我们赶到镇纪委了解村支书老李的情况。

“什么,老李?不可能吧,他那个老实疙瘩还能干这事?”镇纪委的同志一听是老李都表示难以置信,并告诉我们老李是个胆小谨慎的人,人多时连说话都结巴,更别说干违法乱纪的事了,何况他家养了100多箱蜜蜂,收入不错,不会为了200块钱铤而走险。

“下午先做外围调查,咱们与村里干部和群众代表逐一谈话。”我跟同事商量。

原以为会顺畅的谈话一下午却没有任何进展,叫来的人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矢口否认。

“算了,我们先会会这个老李吧。”我说。

老李穿着一件皱皱巴巴的灰色衬衫,头戴一顶旧草帽,刚一进门就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急急忙忙拆起来。可是他越着急越拆不开,一使劲不仅撕烂了烟盒,还将里面的烟掉落了一地。老李朝我们尴尬地笑了笑,赶忙蹲下去捡烟。

“老李,你好,我们是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今天叫你来是想核实一些问题,请你如实回答,不要刻意隐瞒……”

听到这儿,老李捡烟的手像触电一样缩了回去,他使劲咽了口唾沫,缓缓说“明白了”,便颤颤巍巍地坐在凳子上。

“你认识董某吗?”

“认识。”

“学校的教室是你租给他的吗?”

“是的。”

“你为啥要租给董某?”

“缺钱。”

原以为老李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没想到才问一两句他就全部“兜底”了。但随着谈话的深入,我发现不对劲。

“当时你收了多少房租?”

“800元,不对,是600元。”

“收的钱你都干啥用了?”

“我买烟抽了。”

听到这儿,我感觉租给董某房子的人并不是老李。据董某交代,他当时只付了200元租金,和老李所说的数额完全不符,而且通过刚才老李不熟练的拆烟动作,我基本可以判定老李不会抽烟,他在向我们撒谎。

他是在替人“背锅”,还是另有隐情?我决定改变谈话策略。

“老李,你今年养的蜂怎么样?”

老李不解地看着我,顿了顿说:“今年气候不错,花开得很好,特别是这段时间漫山遍野都是洋槐花,正是酿洋槐蜜的最佳时间……”

一谈到养蜂,老李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从最初养蜂的困境说到现在村里蜜蜂产业的发展,从小时候放牛说到他的一双儿女。

正当老李滔滔不绝时,我突然打断,问道:“老李,明明不是你,你为啥撒谎?”

“我……我没有……我……”老李一时被我问得不知所措。

“你是养蜂能手,是村干部,更是一名党员,我就不明白,你到底在为谁‘背锅’?你为啥要撒谎呢?这事如果真是你干的,那不止是受纪律处分这么简单,你明白吗?”

我的一席话让老李的脸瞬间变得通红,汗珠从他额头不停地渗出。我能感觉到此时的老李惊慌失措。

“我……我……唉……我刚才确实撒了谎……”

据老李说,他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听村里曾接受过审查的干部说纪委办一个案子的时间会很长,而且不交代就会被留置。他担心不主动承认会被带走,这样不仅村里人会戳他脊梁骨,还会耽误酿蜜的黄金期,所以他才选择撒谎。

“老李啊老李,你让我怎么说你呢?你咋能有这么幼稚和不负责任的想法呢?”我严肃地批评了老李,又耐心给他讲了纪委办案的程序和纪律。

当我们返回县城时,老李匆匆赶来,硬塞给我们两罐洋槐蜜。

“这是自家产的,千万别嫌弃,拿回去给娃喝,润肠道。”

眼见拗不过老李,我们收下了他的心意。等他走后,我们把钱交给镇纪委的同志,委托他们交给老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反复走访了解到,和固关镇毗邻的曹家湾镇有一座岔口大桥,大桥附近的村叫三联村,因为这座桥的缘故,当地群众习惯将这里称作岔口村。经过核查,租给董某房子的是曹家湾镇三联村的村干部,最终这名村干部被严肃处理。

一直以来,纪检监察干部给人们的印象是铁面无私、毫不留情,这一定程度上源于纪检监察岗位的特殊性,但执纪审查既要有“刚性”的力度,也要有“柔情”的温度。如今想起和老李的过往,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我们不仅要做“铁面包公”,还要有一颗医者仁心,要摒弃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心态,俯下身子,打开心扉,拉近与调查对象的距离,以“刚柔并济”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作者系陇县纪委监委干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