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使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为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党内监督主体责任、为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专责机关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

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

监督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权力监督和执纪执法方面的重要理论并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作出全面阐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这些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权力监督和执纪执法理论体系。

监督制度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不断推进有关权力监督和执纪执法方面的党内法规和法律制度建设。例如,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全覆盖,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明确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从而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全方位监督。又如,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范巡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等进一步强化监察监督,出台《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进一步强化纪律监督和派驻监督。制度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

监督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着力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融合,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相互促进,并与其他监督制度改革贯通协同,搭建起权力监督的“四梁八柱”,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逐步成熟完善。

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的核心要义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过程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的过程。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必须坚持党对一切监督工作的领导,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这个“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个“魂”,不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是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的根本要求。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就是要深刻认识把握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有效制度,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我们党强调的“严”,是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所有监督方面,各个监督环节、过程、领域都要体现严的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是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监督工作更要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各项监督工作,才能做深做实做细各项监督,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回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期待。只有在维护群众利益的同时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监督是否规范、是否有力、是否有效,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作出评判,看是不是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image.png

新征程上,要以高质量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图为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付湾村农民在分拣收获的圣女果。

使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的实践途径

使监督更加规范。保证监督规范的基础在于监督主体及监督权力本身的公信力。一要实现监督主体的规范化。各级党委(党组)是党内监督的主体,要主动规范监督、充分履职尽责。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规则建设,健全符合纪检监察工作规律的组织制度、运作方式和审批程序,坚决防止“灯下黑”。二要实现监督程序的规范化。各级党委(党组)要依照有关党内法规制度规定的职责、方式和程序开展监督,确保监督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内部管理和流程控制,完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运行规范及操作过程,严格审批程序,规范业务流程,健全内控机制,确保执纪执法权受监督、有约束。三要实现监督机制的规范化。各级党委(党组)要不断健全完善监督制度机制,使其能更好发挥监督效能。纪检监察机关要推动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提升监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中管高校应当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落实《关于深化中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建章立制、创新机制,规范加强监督。

使监督更加有力。提升监督力度的关键在于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当前,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一方面,要推动监督内容的贯通,各项监督都要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既各司其职、体现特色,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使监督内容形成统一体系。另一方面,要推动监督方式的协同,各项监督之间要建立信息沟通、人员协助、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机制,实现监督互动,汇聚监督合力。另外,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监督专责机关作用,协助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到实处。

使监督更加有效。提升监督效能的目标在于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一要突出监督的政治性。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加强对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集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中管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和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政治建设要求,加强政治监督。二要突出监督的精准性。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责任制度、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巡视巡察、述责述廉等制度机制,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营造让“一把手”感到监督常在的氛围。三要突出监督的政策性。坚持严管厚爱与激励约束并重,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用好党的政策策略,既统筹运用思想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又把执纪审查和执法调查、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党内问责和监察问责等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监督执纪执法体系。


上一条: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 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下一条:保持政治定力 坚定前进方向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