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县长”张步殿
打印

村史馆内展示的张步殿廉政事迹。木辛辛 摄

在陕西省吴堡县,曾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县长,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勤政务实、廉洁奉公、为人耿直、生活简朴。他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衣县长”的张步殿。

张步殿,1922年生,吴堡县宋家川街道达连坡村人,1941年担任吴堡县康家塔乡青年救国会主任,194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吴堡县20多年的工作中,他先后担任康家塔乡乡长、李家沟区委书记、吴堡县西北前线随军民工大队政委、吴堡县县长等职务。

阳春时节,春风和煦。记者来到达连坡村,在村史馆里了解这位“布衣县长”的事迹。

“张县长去省城开会,总是穿着旧布衣,和工作人员待在一起。一次宴会时,一位领导惊讶地发现他没和领导们一起吃饭,而是坐在工作人员就餐处。从此,大家亲切地叫他‘布衣县长’,以此称赞他为人朴实、勤俭节约。”吴堡县委清廉吴堡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弓彦平介绍。

艰苦朴素 心系群众

对于今天的达连坡村来说,张步殿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更是廉洁精神的传承所在。

“艰苦朴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张县长是这方面的楷模。”弓彦平说,“达连坡村的人都知道张县长下乡从来不骑马的故事。”

1949年10月,吴堡县西北前线随军民工大队政委张步殿带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部与政治部给他们奖励的“支前模范”旗帜、马匹和枪支回到吴堡县,并将其中的一匹马和一头骡子留供县政府公用。

1954年,张步殿担任吴堡县县长。

一提到张步殿,当时的县政府饲养员高卫民就激动不已。张步殿在战争年代落下了关节炎,经常腿疼,可他下乡从来不骑马,来回50多公里,全靠步行。

夏季雨水多,有一次张步殿下乡返程中,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因为路滑,他摔倒了好几次才回到家。淋了雨的张步殿睡到半夜突然发起了高烧,几天几夜不省人事。冬天,下着鹅毛大雪,张步殿不顾众人劝阻,硬是步行下乡,结果摔得鼻青脸肿,还差点从山崖上掉下去。

高卫民无奈又心疼地对张县长说:“组织给领导配了马,就是让骑的。下乡骑马,是工作需要,又不是搞特殊。如果您不骑马,干脆把我这个饲养员给撤了,我把马养得再好也没用啊!”办公室主任也来帮腔:“张县长,让您下乡骑马,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您是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决定嘛!只靠着两条腿,哪能跑得过来。”

“怎么跑不过来?红军靠着两条腿还走二万五千里长征呢,50多公里路又算什么?战争年代,我们支援前线,从陕北一直支援到兰州,谁骑过马呢?”张步殿说。

高卫民还不服气:“那是当时没那个条件嘛。”张步殿却说:“现在条件是好一点了,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与群众同甘共苦、密切联系的作风不能丢啊。”

张步殿还对大家讲:“你们也知道,下乡能骑马的毕竟是少数人。我骑着马下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群众一看这种官老爷作风就会疏远我们。”张步殿始终坚持自己走到哪里、看到哪里,调查研究就跟进到哪里。正是靠着这两条腿,他才真正地走到了人民群众中间,与群众成为朋友,从而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这些都是他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严于律己 清廉从政

清廉是立身之本,唯有清廉,才能担起历史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1963年,一个冬天的中午,张步殿在县城碰到了正在赶集的前王家山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弓绪,便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喝水休息。弓绪在张步殿家中看到他们一家人的午饭是半锅高粱饭,里面还煮着比杏子略大些的连皮小洋芋,笑着说:“当县长的人家里还吃这样的饭食?和我家里也差不多。”张步殿说:“老百姓中连这饭都吃不上的人家还有很多,我能吃上这饭就不错了。”弓绪听后十分感慨,觉得县长能把自己和老百姓放在一起比较,很是亲民。

“我爷爷第二天叫人用驴车给张县长家捎了大半袋个头稍大一点的洋芋。等爷爷去取装洋芋的线布袋时,张县长坚决要付钱买,还感激爷爷能把大点的洋芋给他家吃。”弓绪的孙子弓彦平说,“爷爷当时认为,干部们如果都能像张县长这样不占群众一点便宜的话,老百姓还有什么说的,只有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

张步殿总是从严要求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主动检讨了自己的两个“经济”问题:一是在支援前线时,曾缴获过一支自来水笔,因经常要学习和整理材料,加之喜欢这支笔,就留为己用;二是在康家塔乡工作时,把乡上打场剩下的一斗多谷糠给了贫困的姨妈家。

“这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两件事,可他不仅认真作检讨,还折价退还给公家。”宋家川街道达连坡村驻村第一书记寇艳利说,“筑牢廉洁从政思想防线,张县长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上世纪60年代,各单位逢年底都有一次干部职工福利评定,评上的人能拿到几十元的福利费。一些家庭状况不好或是遭遇特殊困难的干部职工总希望能评上,有时个别人还会为此闹得大家不欢而散。”吴堡县委史志办原主任薛耀厚告诉记者。

1962年底,吴堡县政府进行福利评定,有人建议给张步殿县长评一次。这一年,张步殿的父亲去世、儿子结婚、妻子生病。此外,他还要供养正在上学的侄儿侄女,有时还得接济上门的亲戚。但张步殿拒绝了这样的福利,要求把钱给最需要的人。

他用一个又一个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成为廉洁自律的表率。

清风传家 德润世人

“张步殿任职多年,从来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也不讲究吃喝穿戴,一如既往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经常嘱咐妻子和孩子们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不能搞特殊化。”弓彦平说,“张步殿的父亲去世办丧事,孩子办婚礼,都只允许少数近亲属参加,其他客人皆被婉言谢绝。”

“你们不要来机关,你们来了,人家不搭理你们吧,你们是县长的家人;搭理你们吧,影响人家的工作。”在吴堡工作期间,张步殿经常这样嘱咐家人。他任县长期间,家人一次也没去过他办公的地方。

1961年秋,因国家经济困难,政府动员干部家属返乡,张步殿带头将一家人迁回老家。弓彦平说:“在精减干部工作中,张步殿带头把亲弟弟精减回家,在全县传为佳话。”

熟悉张步殿的人都知道,他的3个儿子也都秉承父亲清正廉洁的品质,个个恪守党纪国法,从不搞特殊化。

“3个儿子参加工作,都自食其力,没有凭借他父亲的权力。他的二儿子初中毕业后被省上某公司招录,直至上班,张步殿才知道这件事。”弓彦平说。

张步殿的长子张保真被提拔为县级领导后,也时常告诫自己要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绝不能给父亲脸上抹黑。“父亲为官清廉、处事公正,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他不愧为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人民公仆,我们子孙后代要以他为楷模,严于律己、踏实做事、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作贡献。”张保真在日记中写道。

最是清风传家远,春风化雨育廉洁。张步殿的优良作风和廉洁品质,不仅影响着家族后代,更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下一条:做一粒种子向阳而生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