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拍照留痕”落入形式主义陷阱
打印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刮起一阵“拍照留痕风”:清扫道路要拍照,维修设施要拍照,施工建设也要拍照……“拍照留痕”已经成了一些行业从业者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不同于以往单纯用手机拍照记录,如今的“拍照留痕”工具已升级为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的“水印相机”APP。其不仅能对拍摄画面的时间、地点、项目名称等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添加,防止信息被窜改,还增加了照片云端储存等新功能,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因此在不少行业备受青睐。

然而,拍得好是否等于做得好?拍得多是否等于干得多?在这股“拍照留痕”热潮下,管理者有必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理性看待科技应用的“两面性”,特别是警惕“拍照留痕”落入只顾形式不顾内容、只顾表面热闹不顾效果好坏的形式主义陷阱。

“拍照留痕”不能沦为“拍照竭尽全力,干事疲于应付”。当前各类高新技术的应用,极易为“拍照留痕”罩上一层“精致的形式主义”隐身衣,使其看似是便捷高效的精细化管理举措,实则已变成增加基层负担的又一道“枷锁”。笔者了解到,当前一些基层员工对“拍照留痕”一肚子苦水:高频率的拍照要求不仅费时费力,还常常需要寻求他人帮助;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起来难度大;工作明明认真完成了却因为忘记拍照,不仅得不到奖励还要被处罚;有时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不便于拍照的环境,也不得不先花费时间精力拍照等等。基层员工在日复一日的“拍照留痕”中付出大量额外精力,势必会影响其完成本职工作的专注度,甚至颠倒了“拍照留痕”和“完成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贻误工作、造成重大失误。

“拍照留痕”不能变成“干得好不如拍得好”。形式主义除了浪费大量时间精力,还会滋生和助长管理者和员工思想上的“惰性”,从而使“拍照留痕”走上“邪门歪道”。对于管理者来说,过度依赖“拍照留痕”、单纯依据线上数据对员工进行监管,会使其忽略了基层走访、考察的重要性,不仅逐渐疏远了与基层员工的距离,还会留下监管死角。对于员工来说,一旦线上监管成为其被监管的主要途径或者唯一途径,就极易产生“拍得好等于干得好、拍了等于干了”的错误认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精心拍照等表面功夫上。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考核数据出现偏差,员工工作成果未得到应有认可,反而会挫伤基层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致使单位事业发展陷入“虚浮粗”的恶性循环中。

守住边界、综合运用才能实现“拍照留痕”效能最大化。防止“拍照留痕”落入形式主义陷阱,一方面要识破“高端技术”“精细管理”的幌子,准确找到合理使用的边界。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涉及公共生活的技术应用,必须考量一个边界。而对于“拍照留痕”来说,是否有效就是最为重要的边界,过度滥用只会使其落入形式主义的陷阱。因此,管理者应当结合实际,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找准“拍照留痕”应用的有效边界,对“拍照留痕”使用的时间、频率以及特殊免除情况作出详细规定,绝不让增加员工负担、牺牲工作质量成为推广“拍照留痕”的代价。另一方面,要打出“线上+线下”的监督“组合拳”。“拍照留痕”的过度应用必然会留下对员工思想动态掌握不足、数据出现偏差等监管死角,这就需要用与员工面对面交流沟通、线下走访等传统监管手段来补足。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只有站得近、看得细,才能真正识破形式主义“花团锦簇”的表象,实现“拍照留痕”效能最大化。


上一条:规矩之间 方圆自成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