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3年上升,政务服务、招投标、“获得用水用气”指标连续2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优秀,“三团两库”服务机制、“项目管家”“两棵树”政务模式等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近年来,咸阳市各级各部门将服务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聚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让营商环境成为咸阳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沐浴着“阳光”“雨露”,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加速落地生根,给这座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数据显示,2022年,咸阳民营经济创造了50%以上的GDP,贡献了6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已成为咸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创新创业的主动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场“接力赛”中,咸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冲锋在前,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抓手,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紧盯影响决策实施、阻碍政策落地、缺乏服务意识、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靶向发力、综合施策,全力保驾护航,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你们这儿主要办理哪方面‘办不成事’业务?目前为止给群众解决了什么问题?”今年9月,咸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联合秦都区纪委监委组成检查组,前往秦都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营商服务中心开展督导调研。针对发现的专项整治和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跟进督促整改不够有力等问题,检查组制定问题反馈清单,对被检查单位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督促其压实责任、抓实整改。
这是咸阳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督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精准执纪坚决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的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咸阳市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其中,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从企业需求切入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服务意识。重点整治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等问题,着力纠治涉企违规收费、“天价”乱罚款、随意责令停工等问题,严肃查处相关部门和人员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破坏市场活动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行为。
“为推进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我们成立了巡回督导检查组,加大对市级牵头部门、各县市区的督导检查力度。”咸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马小娟表示,巡回督导检查组采取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的方式开展检查,通过查看各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关键环节推进情况等,找出问题病根病灶,对症下药提出整改建议,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在做实巡回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咸阳市纪委监委创新完善工作方法,推行“一领域一包抓一督导”工作模式,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成效。
“我们每两个月牵头开展一次监督检查。通过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务实管用措施,督促各部门把‘问题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成果清单’。”咸阳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干部李婉春谈道。
与此同时,市级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紧盯专项整治各阶段重点任务,对专项整治各牵头部门进行联动监督、专项监督、日常监督,不断夯实责任。
咸阳市纪委监委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时,对发现的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督促市工信局协调有关单位与投诉企业进行协商,制定了669.44万元欠款偿还计划,推动问题高效解决。
西凤电缆有限公司电缆生产车间。(咸阳市纪委监委供图)
“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述责述廉、廉政谈话的必述必谈内容;实行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和室(部)负责人包抓项目(企业)制度;‘零延迟’查办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021年3月,咸阳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强化监督问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进一步督促各级各部门找准找实履行职能的切入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咸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这条主线,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力抓手,细化梳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让监督力量更多向优化营商环境倾斜、监督成效更好在营商环境优化中体现。
今年8月,咸阳市纪委监委将“三个年”活动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当月重要工作监督内容,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深入查看“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县处级领导“双包一解”大走访活动推进情况。
“对于‘一件事一次办’,我们重点检查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做好政策解读;是否严格按照全市‘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方案要求,完善业务流程,提高服务知晓率。”咸阳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干部王宁介绍,经检查发现,各职能部门责任领导能认真落实联系到底、帮办到底、解决到底的要求,深入项目企业掌握建设情况,现场协调、多方联动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咸阳高新区管委会加速“网上办”“集成办”“简化办”改革和“清单化”管理,全环节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网办率”达97%,审批时间缩短近60天,节约成本近10万元。
“行业部门在服务企业时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问题?”“您对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日前,永寿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深入企业走访。得知企业工人紧缺,县纪委监委机关干部立即联系县人社局发出用工需求信息并跟进落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用工难题。
“我们对党员干部在审批及公共服务中遵守工作纪律、提升作风能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干部以权谋私问题,确保亲商安商政策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永寿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兴平市司法局西吴司法所原所长、兴平市金城广场项目建设遗留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兴平市铁腕治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杨某某向企业和个人乱收费、向污染排放企业推销商品,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日前,咸阳市纪委监委通报了4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其中,杨某某的行为严重破坏当地营商环境,引发广泛关注。
营商环境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和作风问题。咸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工程招投标、执法司法、审批监管、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深挖彻查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
咸阳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发展和改革委对市、县水电气暖领域开展涉企违规收费自查自纠,责令退还多收转供电费242户34.01万元,退还违规收取计量装置费144户17.37万元。此外,咸阳市持续强化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聚焦纠正违法违规收费、规范合理合法收费、帮助企业减负纾困、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等5个方面主要任务,持续强化专项治理,减免45家企业收费、降低23家企业收费,减轻企业负担130万元。
三原县纪委监委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着力解决推、拖、绕、吃、拿、卡、要等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群众反映强烈、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案件,督促广大公职人员树立新风正气。
长武县纪委监委开展“科股长”现象专项整治,大力纠治全县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综合管理权和公共事务服务职能的科(股)室、二级机构负责人和相关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致使企业群众办事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
“我们备案46个单位726名股级以上干部形成个人信息花名册,成立3个监督检查组,紧盯重点对象、重要岗位权力运行和资金流向开展监督检查。”长武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陈倩琪说,县纪委监委对2022年以来全县股级以上干部违规违纪案件进行梳理,并以工作建议形式反馈相关单位要求其开展以案促改。截至今年10月,已发出工作建议5份,督促5个单位开展以案促改,527名干部受到深刻教育。
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咸阳市既着力解决阻碍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也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等根源问题。
在咸阳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397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提高了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和标准化水平;制定《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办法》,列明14项容缺受理材料清单,对信用良好、合法合规的企业实行先证后核,提高审批效率。市自然资源局印发《关于发布全市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控制性指标(试行)的通知》等文件,优化“标准地”审批流程。今年以来,咸阳市已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19宗,面积约1687亩。
建机制、优政策、强监督、抓实效……围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咸阳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抓好各项工作,民营企业信心增强、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底气更足,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观察者言
培育营商沃土从好作风抓起
好的营商环境经常被比作企业发展的沃土,大大小小的项目和企业是种子,在充分滋养下将长成参天大树。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从企业扎根到成长壮大,再到经济森林“绿树成荫”,是一个需要精心培育的过程,此过程往往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干部作风。干部作风务实,则营商环境优;干部作风虚浮,则营商环境差。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转变干部作风。咸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以干部作风能力的提升增强营商环境发展原动力。
转变作风,要杜绝“不作为”。“不作为”通常表现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群众、企业的诉求久拖不决、不理不睬。这样的“躺平式”干部不但损形象还乱风气,必须多管齐下,坚决纠治。对此,兴平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百名纪检干部联百企”活动,建立“监督下沉、服务延伸”工作模式,选取全市60户工业企业、20户农业产业化企业、20户服务业企业,按照“一人一企、室组包片”的原则,让干部跑起来、干起来;旬邑县纪委监委聚焦推诿扯皮不担当、服务企业不主动、官僚作风不亲民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采取“以室带组抓部门”动态监督机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
转变作风,要解决“慢作为”。“慢”主要体现在不主动想事,不主动干事,该办的事推着办、拖着办。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不起也慢不得,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此前,咸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咸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跟踪问效,对工作推进不及时、工作落实不到位和推诿扯皮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在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中,咸阳市纪委监委围绕涉企案件久拖不立、久审不结等破坏市场活动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问题开展监督,排查全市法院延长、扣除、终止审限案件109件。经过整治,干部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转变作风,要纠治“乱作为”。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任性用权、看关系办事,侵害企业权益和群众利益;有的由风及腐、风腐一体,与不法商人利益勾连,滥用权力违规插手干预市场经营活动,破坏公平正义、妨碍公平竞争。政商关系涉及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为规范市场行为,斩断侵害企业权益和群众权益的利益链,咸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市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以案促改提升系统治理效能。针对查处的涉企违规收费、乱罚款、随意责令停工、增加企业负担等典型案件,深入剖析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做实案件查处“后半篇文章”,立规矩亮底线,促进政商关系“亲”而又“清”。
干部作风过硬、政治生态好,区域社会经济就发展得好。培育肥沃的营商环境土壤,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纠治影响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反复抓、抓反复,把严的态度亮出来、把高的标准立起来、把硬的措施落下去,以好作风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