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娜 作
本 期 嘉 宾:
■ 王科让 扶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 车雪能 黄陵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 余红松 镇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的二十大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作出明确要求,要求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实践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该如何开展好调查研究,把工作中的短板不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搞清搞透,持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三位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
高质量调查研究是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的必然路径
记者: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请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谈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什么极端重要?
王科让:调查研究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监督检查,就是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审查调查,就是抓住问题深入分析,步步深入、去伪存真,为精准问责处置打牢基础;巡视巡察,就是对进驻单位进行“驻点式”“解剖式”调研。当前,纪检监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普遍性问题找出来、把真实情况摸上来、把基层创新经验总结好。比如围绕如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把握政治监督内涵外延、破解政治监督思路方法、整合政治监督资源合力;围绕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强化正反两方面教育等等,都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不断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水平。
车雪能: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在“两个维护”上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在管党治党、自我革命中的职能定位,找准服务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切入点,找准服务党委中心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逐步探究存在的各类风险点,强化源头治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例如,在今年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前期,黄陵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沉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确定了乡村振兴领域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教育领域学校私设“小金库”和后勤管理中暗箱操作、医疗领域在药品器械耗材采购中借机收取提成3个领域问题为项目化整治重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余红松: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纪检监察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熟悉了解真实情况,分析事物本质,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要不断提高执纪执法的精准性,调查研究是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的基础。要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更加重视并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在调查研究中深化学习、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在调查研究中创新工作。
身子扑下去问题捞上来
记者:具备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是做好调查研究的首要条件,您认为“慧眼”该如何练就?
王科让:要想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就要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推动。情况在一线掌握,就是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比如在开展生态环保监督时,我曾在晚上带领纪检监察室的同志,联合宝鸡市生态环境局扶风分局不打招呼、直奔一线,突击检查了某镇的污水处理厂,发现带班领导擅自脱岗,且安排的值班人员不会操作相关检测仪器,相关责任人被审查调查。工作在一线推动,就是要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职责,将调研课题与群众需求、期待对接,追求“少而精”、杜绝“大而全”。2023年,我们确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加强信访案件管理等10个方面的调研选题,形成调研报告10篇,指出问题46个,提出意见建议52条。比如,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中,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实施了廉洁文化建设工程,即建设扶风廉洁文化街,编纂出版《扶风历代廉洁故事暨廉吏名宦选编》,打造扶风廉政教育数字展馆,创作编排秦腔廉政历史剧《铁胆御史》,拍摄自办案件警示教育片,唱响做靓“文化润廉·清廉扶风”品牌。
车雪能:纪检监察干部要想在调研中精准发现问题,一方面要聚焦纪法学习练就一双能看穿违纪违规“隐身衣”、善于去伪存真的“慧眼”。通过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水平。另一方面要聚焦查办案件练就一双能识别群众身边“微腐败”、敢于纠治“四风”的“慧眼”。从“点”入手,紧盯重点问题、重点对象,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领域全力推进集中整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串“点”成“线”,突出“深、实、细、准、效”,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监督式调研,对具有普遍性问题、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深入研究分析,为服务决策、破解难题、推动落实提供参考和依据。拓“线”成“面”,注重发现和纠治个案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把个案问题上升到面上施治,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努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余红松:纪检监察干部要练就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业务看政治的“慧眼”,首先要着眼于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所在,这些问题有的是显性的,有的则是隐性的,需要透过现象、经过分析才能认识到。不管是显性的问题还是隐性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才能发现。纪检监察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调查研究中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其次要着眼于实际。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反映事物全貌和发展脉络,绝不能搞“闭门造车”“坐井观天”“坐而论道”。从实际出发做好调查研究,就能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客观情况,符合人民期待,从而推动各项工作优化改进。最后要着眼于群众。看问题、作决策,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判断标准,多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多去蹭蹭“柴火炉”、听听真心话,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突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
记者:调研的价值在于成果运用、成效转化。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方面,当地有何经验做法?
王科让:调研成果怎么样,要靠实践来检验,最终要落到一项项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边调研边解决问题,对调研中发现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以案促改促治促教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立行立改,对行业领域风险点比较集中的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比如在2023年的一次巡察反馈会上,4个巡察组均反映被巡察的村组存在集体机动地收益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矛盾高度集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领域,有必要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工作。随后,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前往8个镇街的46个村组走访调研,研究制定了《扶风县农村集体机动地收益使用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经过专项整治,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农村集体机动地方面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近年来,我们按照“符合实际、择优而转、量力而为、能转尽转”原则,把制度建设作为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着力点,实现调研成果效益最大化。3年来,扶风县纪委监委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办法、“室组地”协同联动实施办法、巡察整改成效评估办法等制度机制32项,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车雪能:近年来,黄陵县纪委监委坚持班子成员主动领题调研,把调查研究作为常态化工作,强化闭环管理,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把调研成果持续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切实以高质量调研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例如,近 2年来,黄陵县纪委监委围绕基层监督难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推行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制度,全面梳理归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人口数量较多、集体收入较高、资产资源富集、问题反映较多的村(社区)中,筛选出试点列入县纪委监委提级监督范围,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县重点村(社区)监督的实施意见》《关于对重点村(社区)加强监督检查的工作提示》《提级监督任务清单》等制度文件,坚持“室组地”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形成“监督、整改、治理”工作闭环。自开展提级监督以来,查处重点村(社区)违纪违法问题23起25人,重点村(社区)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了10%。
余红松:近年来,镇安县纪委监委坚持聚焦问题开展调研,结合实际提出对策,不断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比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日常监督存在委机关个别室部“单打独斗”,监督检查临时“搭台唱戏”、抽调人员“短工”思想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整合基层监督力量的有效方法,制定并推行“室组”联动监督工作机制。该机制运行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11轮次,下发检查通报8期,发现并督办整改问题680个。又比如,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我们专题调研了全县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挖掘镇安历史名人、红色文化、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廉文化”元素,深化“一镇一特色”廉洁文化建设,在全县掀起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热潮,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再比如,我们聚焦“一把手”监督难题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细则》《镇安县领导干部“八个小时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调研成果入选《2023年商洛市纪检监察系统优秀调研报告选编》。
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
记者:您认为当前制约调查研究出实效的因素还有哪些?该如何破解?
王科让:基层纪检监察力量薄弱,加之地方小、熟人多,调研中,有的领导干部存在“鸵鸟心态”,怕发现真问题得罪人抹不开面子,怕发现真实情况没有能力去解决,因此主观上规避一些棘手问题,或者提的对策针对性不强,在实践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调研前后一个样,工作没有大的变化。要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镇(街道)纪(工)委力量,完善片区协作机制,着力在破“熟”上下功夫。同时,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强化斗争精神,用动真碰硬体现担当作为。
车雪能:调查多、研究少,研究了不落实、调研报告“一报了之”、没有后续落实整改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领导干部对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缺乏深入分析和量化对比,缺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问题根源、谋划针对性措施的过程,导致调研提出的对策建议过于笼统、宏观,操作性不强。克服上述问题,要持续加强理论储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夯实调研“责任链”,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深入一线把“村情民意”摸得更清、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得更准,确保调研取回“真经”。
余红松:调查研究是要花时间花精力的,有的党员干部不愿把力气“浪费”在调研上,以发通知、要数据、要材料的书面调研代替实地调研,在调研时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最终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调研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开展调研要做到真正深入一线,真正发现问题,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