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圣地
打印

延安市全景。(延安市纪委监委供图)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用延安精神滋养清廉延安建设?

近年来,延安市把清廉延安建设作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成立清廉延安建设工作专班,聚焦清廉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夯责任、强举措、抓落实,一体推动清廉延安建设全域推进、全面提升,让清风正气在革命圣地更加充盈。

画好清廉共建“同心圆”

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延安保小红军小学,教室里,二年级六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着歌曲《南泥湾》;操场上,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喊着口号、迈着大步、舞着红绸,精神抖擞地打着腰鼓;教学楼上,“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校训,在冬日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

“我们把腰鼓、民歌、剪纸、农民画等具有延安特色的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让自信、健康、阳光、正直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底。”延安保小红军小学校长张世武说,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八星”争章和“1543”学生评价体系,打造“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的清廉学校。

延安保小红军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在教学楼前打腰鼓。秦川儿 摄

清廉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那么,如何把清廉延安建设与各行各业有效衔接、深度融合?

近年来,延安市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指导、统筹谋划、强化督促,全力推动清廉建设。通过印发《关于推进清廉延安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营造清明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法治政府、培育清正担当干部、打造清廉诚信市场、构建清朗文明社会、弘扬崇廉尚廉文化”6个方面27项工作重点,对照工作任务,逐项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

为了持续画好清廉共建“同心圆”,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延安市委制定印发了《2024年清廉延安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职能职责,紧扣深化“三个年”活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构建“市委统一领导、纪委(专班)部署推动、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2024年9月,延安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系统推进清廉延安建设制度,市纪委监委督促19个市直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推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全过程监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清廉医院评价体系等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常态长效保障清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没有一域之清,就不会有全域之廉。一直以来,延安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机关、学校、医院、企业、村居(社区)5个清廉单元创建作为推进清廉延安建设的主要抓手,督促各级各部门将清廉建设与区域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相融合,打造形成了一批清廉单元建设标杆,实现了以点带面、全域清廉。

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围绕清廉机关建设,以“一项目一清单,一项目一专班”对2024年228个市级重点项目提前梳理要素,为“项目办什么、在哪办、找谁办”提供了服务指南,营造了宽松有序的营商环境。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积极推动清廉元素与医院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开出党建引廉、制度筑廉、活动润廉、监督促廉、服务倡廉的“五廉处方”,全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群众满意的清廉医院。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公司以科技赋能清廉建设,通过架构“24534”全周期智慧纪检平台,对“三重一大”决策、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绩效薪酬管理等进行监督,做到监督防控功能前移,实现全程痕迹管理和信息可追溯。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

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尘封的历史案例、一份份厚重的档案文件……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左侧半山腰的3孔窑洞里,延安市纪委监委深挖红色资源,通过中央党务委员会旧址,再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历程。

“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始终把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一些条款,与当时部分法规制度的要求一脉相承……”前不久,延安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中央党务委员会旧址,给新提拔的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课。

这是延安市纪委监委协调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干部学院,把中央党务委员会旧址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党纪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和纪律要求的生动实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直以来,延安市纪委监委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充分挖掘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把反腐倡廉与延安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延安特色、圣地文化底蕴的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

“我们督促各级党组织用好用活‘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按照‘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影响广泛、作用显著’的标准,打造了具有延安特色、圣地文化底蕴,成体系、成规模,市、县(区)上下贯通的廉政教育矩阵。”延安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廉政教育矩阵,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让广大党员干部就近参观学习、赓续红色血脉。

在延安市纪委监委的带领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守正创新,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扩大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形式,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统筹推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在深挖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推进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延安市纪委监委打造了一批廉洁文化精品项目,如组织拍摄了《永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延安时期的中央党务委员会》历史短片,推动创作了《小事不小》《伍兰花开》《我的班长我的兵》等一批文艺精品,多角度展示清廉延安、文化延安形象,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4年4月23日,子长市马家砭镇井湾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某某,因长期不公示村级账务,截留60亩退耕还林补偿款36751.36元至个人账户,将其中23300元用于购买苗木、台账费、补植人工费等村务支出,存在不规范使用村集体资金等问题,被子长市纪委监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几天后,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副主任科员杨某,因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国家社保资金,受到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处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

这是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延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小切口、大深入”查处的一批典型案例。

延安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推动解决民生实事作为清廉延安建设的落脚点,聚焦乡村振兴、住房、医疗、社保等领域,紧盯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精准监督、系统施治,督促职能部门补短板、强弱项,动真碰硬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用心用情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监督成果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24年7月,在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过程中,我们发现志丹县44个村集体生猪养殖场中,永宁镇柏林村,保安街道孙岔村,义正镇吴堡便民服务中心杨圪崂村、陈山村等7个村集体生猪养殖场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对此,我们责成志丹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等责任单位制定整改办法,鼓励各村将闲置生猪养殖场交由企业或村民自行开发建设运营。”延安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苗剑鑫说。

很快,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志丹县不仅盘活了闲置资产,还进一步深化、规范了村集体“三资”管理,让全县村集体经营收益达到605.84万元。

只有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置,才能让清廉延安建设成为发展的底色。为此,延安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教育局在全市13个县(市、区)84所学校更换教室护眼灯19157套,守护少年儿童视力健康;督促水务部门新建、改扩建、维修养护431处农村供水工程,为全市70.3万农村人口用水提供保障。

安塞区纪委监委针对某新能源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及时送达案件督办函,6个工作日内推动付清全部16.78万元工资。甘泉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加大对公租房违规配租行为的整治力度,利用大数据库进行房产、工商、车辆等数据筛查比对,核实公租房住户是否符合承租条件,营造全县住房领域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氛围。黄陵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教体局印发《义务教育段食堂聘用从业人员薪资待遇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聘用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标准,守护校园用餐安全。

据统计,2024年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期间,延安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健全制度370项,解决民生实事367件。


上一条:“清廉村居的‘面子’和‘里子’ , 要靠大伙儿一起来维护”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