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陕汽重卡扩能基地总装车间,无人搬运车在地面往来穿梭,全自动零部件在空中有序输送。在这里,不到5分钟就可以装配一辆重卡,一条生产线可同时装配10多款车型,是国内重卡领域最快的柔性生产线之一。
在榆林市榆阳区的可可盖煤矿,国内首个“5G+智能化建井”系统将井筒建设周期由采用传统方法的54个月缩减至17个月,节约投资超20亿元,彻底改变了煤矿工人入地打井的工作方式。
在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光子产业跨越升级和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突破,满足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特种材料等领域创新发展需求。
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一个个高质量科研项目的落地,是陕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力抓手,深化正风肃纪、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担当作为结出的累累硕果。
110多所高校、1800多家研究机构院所、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是陕西作为科教大省的实力证明,也是陕西实施创新驱动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
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陕西省纪委监委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针对“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督促驻在单位与教育、卫健、国资、人社、审计等部门联动,制定了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改革措施。聚焦科研项目大额资金使用,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监督推动驻在单位面向产业需求组织科研,增强科研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有效扭转了科研资金“撒胡椒面”的局面。
“目前,成果转化各环节是否顺畅?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什么障碍?”近日,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刘新宏带队来到西北工业大学,向高校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了解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关情况。
“过去,科研机构把职务科技成果作为一般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会面临国有资产减值、流失的风险,导致我们心存顾虑。现在推行改革后,我们深知高校科技成果不转化是最大损失,也敢大胆试、大胆闯了。但目前还存在的瓶颈是,科研成果多在实验室产生,希望建立与市场深度对接的有效机制。”一位科研工作者说。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刘新宏一一记录下来。
2024年以来,驻省科技厅纪检监察组会同驻在单位成立联合检查组赴阎良、临潼等地,对150余个2024年度省科技计划拟立项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对公司研发投入不高、技术人才储备较弱、研发场地有限等实施条件不充分的7个项目提出暂缓建议,着力防范科研资金使用风险,推动科研资金尽可能发挥最大效能。
“听到一线的声音,才能提升监督质效。”刘新宏说,将按照省纪委监委要求,把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政治监督重点,拟对驻在单位提出对科研项目强化跟踪问效、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优先支持产业链科研计划、协同产业部门编制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耦合图谱和工作机制等具体工作建议,督促其履职尽责,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完善、体系化的服务。
5000平方公里的不限高空域,使得黄土高原上的靖边县成为开展无人机试验测验的优势地区。
靖边县并没有满足于仅仅成为试验试飞基地,而是全方位谋划,依托资源优势和科研力量,进一步向全产业链迈进,让低空经济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如今,低空经济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显现,无人机发动机制造、配套服务等产业已入驻靖边。
2024年12月23日,陕西靖航顺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160公斤推力涡喷航空发动机点火成功。该公司于2023年8月入驻靖边县低空经济产业园,是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和靖边县政府“校地企”合作孵化、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实体。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靖边县纪委监委成立监督检查组,围绕项目审批、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重要环节,紧盯核心部门、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精准查找产业发展中的廉政风险点,严厉查处在产业建设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在项目协调中吃拿卡要、中饱私囊等问题,督促靖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政务服务工作站,在管委会内设立由发改、林业、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办公室,常态化收集、受理企业项目审批事项,并要求县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每周固定一天进驻,开展集中审批,为企业缩减审批时间、节约审批成本。
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聚集着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给辖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清朗有序的市场环境,西咸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向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派驻监督工作组,全程跟进监督招投标活动。经排查,西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账户上滞留了89笔共计800多万元的投标保证金,存在廉政风险隐患。工作组督促主责部门及时将投标保证金退还,并推动建立定期核查工作机制,确保投标保证金能按期退还给企业。
陕西麦克斯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永寿县一家研发新型水溶肥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初,企业因资金困难,导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进度缓慢。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永寿县纪委监委立即将该问题反馈至县工信局等部门,明确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做好跟踪监督。接到问题反馈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点对点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争取补贴和奖励资金 50余万元,并获得金融部门融资贷款额度15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永寿县纪委监委聚焦事关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事”,以“室组”联动的方式对新型科技型产业项目进行走访调研,协调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工信局、县人社局等单位为企业解决难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目前,该县已建成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合成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三大工业园区,吸引34家国内知名企业成功落户。

位于西咸新区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供图)
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的过程中,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纠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西安高新区,主要从事连接器、电缆、电缆组件、微波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防务、民用通信等领域,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根据发展需要,该企业计划为厂区扩容,但扩容申请递交后迟迟没有等到回复。在西安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的督促下,相关部门仅用5天时间就审核批复办结了该企业的申请。此外,西安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不但成立了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专班,还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等担任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限期办理反馈特约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截至2024年底,共梳理问题748件,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11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
为激励党员干部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敢于担当、勇于争先、善于作为,西安市纪委监委出台了《关于精准规范监督执纪执法,激励党员干部改革攻坚、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等单位制定了《西安市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实施办法》,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得开手脚”。
近期,西安市莲湖区纪委监委对一起辖区某单位干部因提前支付合同款违反工作纪律的案件进一步核查发现,因工作需要,该单位在签订正式合同前,已由第三方公司先行提供了劳务,鉴于该干部提前支付合同款的出发点是为了推动工作,未发现谋取私利问题,故在初核阶段主动予以容错,给予 2名责任人批评教育处理。被容错的干部李某说:“区纪委监委用批评教育代替了政务处分,这对我不仅是警示鞭策,更是鼓励激励。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要吸取教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也为纪检监察机关做好新一年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推动加快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陕西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短评
用监督扫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再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围绕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新使命新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本领、素质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突破传统监督思维定式,了解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学习科研经费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知识,破解“外行监督内行”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坚决纠治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不顾实际盲目跟风追热、急功近利“堆盆景”、好大喜功铺摊子等政绩观错位问题,以及政策落实打折扣、搞变通、“一刀切”、阳奉阴违等行为。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严格区分主观与客观、故意与过失、为公与徇私等行为,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遏制腐败、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
新质生产力往往涉及前沿科技领域,技术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可能会为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滋生提供新的土壤和条件,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进一步丰富防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新质生产力在工厂车间也在田间地头,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触摸发展脉动,广泛深入一线走访,收集各方诉求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扫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